冬季草莓棚内蜜蜂该怎么管?保证蜜蜂的成活率以及活跃度
冬季大棚栽培草莓授粉是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蜜蜂再一次发挥出了它强大的能力。但是,冬季气温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蜜蜂死亡的现象。只有保证蜜蜂的成活率以及活跃度,才能让草莓授好粉,减少畸形果。
蜜蜂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温度而改变。蜜蜂出巢活动的最适温度为15-25℃,草莓花药开裂适温为13-20℃。日常管理中应避免长期10℃以下的低温以及28℃以上的高温,防止蜜蜂停止出巢。
日产管理不得当,轻则蜜蜂不出巢授粉,重则会导致蜜蜂死亡。而引起蜜蜂死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蜂正常死亡:正常死亡的工蜂约占工蜂总数的20%。为了清除这些死蜂,可在蜂群入室后的头两个月,每月各掏一次死蜂。掏死蜂时要避免震动蜂群。
2、老鼠咬死蜜蜂: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一般缺头。如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要用灭鼠药诱杀,或用鼠笼、鼠夹等捕杀老鼠,尽快消灭鼠害。
3、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往往聚集在蜂巢一侧。出现这种情况,要补充饲料。
4、巢内过于潮湿致死:死蜂一般霉烂结块。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降低蜂箱内的湿度。可开大风口降湿,还应在蜂箱周边撒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让其吸收蜂箱周边水分。
5、天气寒冷蜂群冻死:寒冬时节,如棚室的温度过低,降到零下5℃以下;或晨间低温,蜜蜂爬到边脾上,遇气温骤降而坠落等,都会造成蜜蜂冻死。
6、患下痢死亡:因患下痢致死的蜜蜂,腹部膨大,黑亮发光,黏附稀臭粪便。
1、放蜂时间:通常,在草莓初花期的时候将蜂箱放进棚室内。注意刚放进去的时候不要立即打开蜂巢门,可待第二天前蜂群安定后,再打开巢门让蜜蜂试飞、排泄、适应新环境。并且要补喂花粉和糖浆,刺激蜂王产卵。
2、数量:棚室放置蜜蜂的数量需根据棚室的大小确定。
一般面积为500-700平米的普通日光温室,一个标准的授粉群(3脾蜂/群)即可满足授粉需求。棚室面积较小的,可适当减少蜜蜂数量。大型连栋温室,则按照一个标准授粉群承担600平米的面积配置。
3、摆放:面积小的棚室内,若只摆放一箱蜜蜂,则需放置在棚室的中部。若棚室内放置两箱及两箱以上的蜜蜂,则需将蜂箱均匀摆放于温室中。蜂箱应放置在草莓垄间的支架上,距离地面30-50公分左右,巢门朝南朝北均可,最好向南或向东南方向。蜂箱摆放好之后不可任意移动巢口方向和蜂群位置,避免蜜蜂迷巢。同时需注意:蜂箱要远离二氧化碳装置。
4、日常喂养:棚室内要注意保温。若夜间温度过低,蜜蜂结团后,外部子脾常常会受冻,影响蜜蜂授粉的效率。因此,在低温期间要注意维持棚室的温度,保证蜂箱内的温度相对稳定,蜂群正常繁殖。
日常也要注意喂水喂糖浆。温室内蜂群要注意喂水,一般喂水有两种方式。
一是巢门喂水,利用喂水器喂水;二是在蜂箱前约1米的地方放置一个碟子,每隔2天换一次水,可在碟子中放置一些小树枝或草秆,便于蜜蜂攀附,防止溺死。草莓的蜜腺相较于其他作物来说是不发达的,建议适期在巢内饲喂糖浆,糖:水=2:1;或者饲喂花粉。将蜂蜜加热至70℃趁热倒入盛有花粉的盆内搅拌均匀浸泡12小时,待花粉团散开即可,按照蜂蜜:花粉=3:5配制即可。通常每隔7天饲喂一次,直至授粉结束为止。
5、定期清理蜂箱:设施栽培尤其是日光温室的昼夜温、湿度变化大,蜂箱内的蜂具发生霉变而引发病害。授粉后期,对于草莓这种花期较长的作物要定期清理蜂箱,保持蜂箱清洁,同时将蜂箱内多余的巢脾取出,保持蜂箱内蜂多于脾,或者脾蜂相称的比例。
6、防治蜜蜂天敌:冬季棚内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老鼠,因此大棚内要做好防鼠措施。可通过放捕鼠器、堵老鼠洞等方式消灭老鼠,同时缩小巢门,防止老鼠从巢门进入蜂箱。
1、棚室内温度过低,蜜蜂受冻,不出蜂箱。
解决方案:提升棚内温度,可适当早点下放棉被,极端低温时可用煤炉子、燃烧增温块等方式提温。提醒:棚室使用增温块和煤炉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棚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伤蜂。
解决方案:加大通风口或延长放风时间,尽快将棚室内的有害气体排除棚室。
3、蜜蜂刚到一个新环境,不知道可以在何处采蜜。
解决方案:可以掐一些草莓花放在蜂箱内或者逮几只蜜蜂放到草莓花上,主要是告诉蜜蜂这个地方有花,可以采蜜,这样其他的蜜蜂才会出蜂箱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