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采收期管理,柿树落叶的原因及对策!
适时采摘:
采摘标准:猕猴桃果实含糖量在6.5%~7%,但在采摘时含糖量必须大于6.5%、果实种子呈黑褐色、果肉呈现红色。若果实以鲜销为主,含糖量在7%为最好;若果实以储藏为主,含糖量在6.5%为最佳。中华猕猴桃应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美味猕猴桃采摘应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采摘要求:若果实套袋,要在采收前3~5天揭掉果实的套袋,并在采果前5天之内不能浇水,以降低果实内自然水分,延长储藏时间,保证储藏效果。采摘时必须带上手套,避免划伤外表,影响商品性。注意事项:果面有露珠或雨天不能采果;晴天避免高温采果(上午11点至15点不采摘)。
保护叶片:
果实即将成熟,是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的最佳时期,要注意保护好叶片,在采前15天可追施一次速效肥,叶面喷施0.3%~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等1~2次,确保叶片完整、厚质、浓绿。
水分管理:
猕猴桃根系属于肉质根,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比较敏感,喜湿、怕干、怕水,根据果园坡度和土层土壤情况开沟。土层厚和土壤粘重的果园开沟要深,一般要求厢沟深50厘米以上、宽40厘米,围沟深度80厘米左右、宽50厘米,土层浅的果园厢沟可适当降低深度。在遇暴雨时水面应低于围沟20厘米以下,并保持厢沟、围沟与外界排水沟相连相通。
采果后管理:
采果肥:采果后及时施用采果肥,以40%~45%含量速效复合肥为主,亩用40~80公斤,以迅速恢复树势。
采果后轻修剪:结合采果肥的施用,进行轻微的修剪,去除枯枝、弱枝、病虫枝,并把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减少病虫侵染源。注意:修剪工具要消毒处理。
采果后喷药:病虫害是造成猕猴桃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之一,务必做好果园的防病治虫工作,保证叶片的完整性,推迟落叶时间。施用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制,硫酸铜:生石灰:水=0.7:1:100)喷洒,也可用石硫合剂或其他杀菌、杀虫剂。
柿树早期落叶的原因及对策
早期落叶的原因:
重栽轻管,造成柿园病菌积累过多,病害逐年加重。近些年,果树生长季节常出现连阴雨天气,而果农又无清园习惯,残留在病枝落叶上的病菌连年繁殖,各种病害加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树体健壮生长。
多雨季节,打药次数少,浓度不够。6~10月份,特别是七八月份降雨多,果园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在此时期,宜增加打药次数和浓度。
施肥少,树势弱,抗病性差。有些果农秋季施基肥量少,甚至不施,出现了土壤肥力较低的现象。在施肥种类上偏施氮肥、复合肥,缺少磷钾肥,造成枝条生长偏旺、叶片光合作用差、树体营养低、抗病性差。
柿树病害发生重。柿树角斑病是柿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因,主要危害叶片及果蒂。叶片受害后,初期在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斑内叶脉黑色,以后中部退为浅褐色,病斑背面初呈现浅黄色,后加深渐呈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两面都产生黑色绒状小粒点,但以背面较多。发病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落果,降低产量,减弱树势,可诱发柿疯病。柿树圆斑病、炭疽病也能引起柿树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
在休眠季节彻底清洁果园,将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柿树落叶后用果康宝100倍液或易除200倍液加桃小灵1500~2500倍液喷园一次;柿树萌芽前再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较好地防控各种病害。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在秋冬季施足有机肥,施肥量以斤果斤肥为好,高产园可按斤果2斤肥比例施入。在施有机肥的同时,结合施入化肥。未结果树每株氮、磷、钾肥分别为0.7公斤、0.7公斤、0.14公斤;初结果树为1.5公斤、1.3公斤、0.5公斤;盛果期树每株为5公斤、4公斤、1.7公斤。
及时防治柿树角斑病。近些年来,在果树生长季节,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柿树角斑病将逐年加重,柿树多的果农应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治,尤其要做好秋季施肥工作,以补充树体养分,增强树势,否则柿树角斑病很难防控,甚至引起柿疯病的发生,造成整株树木死亡,全园毁灭。对柿树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等较难防治的病害,要在7~9月份间隔10天喷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