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份,柑橘严防这种病

作者:柑橘信息网 2022/9/3 16:16:38
8月下旬至9月份,是柑橘脚腐病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老果园发生严重,稍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树叶黄化掉落,引起落果,严重的甚至造成柑橘树大量死亡。脚腐病会毁了整棵树柑橘脚腐病,又被叫做裙腐病、烂蔸疤,通过土壤传播,遇到雨水更是会加速病菌的传播,专门为害柑橘根颈部及根部。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很快,特别是老果园发生严重。感病后柑橘树势衰弱,树叶干枯黄化,引起大量落果,使产量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橘树的大量死亡。柑

图片


8月下旬至9月份,是柑橘脚腐病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老果园发生严重,稍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树叶黄化掉落,引起落果,严重的甚至造成柑橘树大量死亡。


脚腐病会毁了整棵树


柑橘脚腐病,又被叫做裙腐病、烂蔸疤,通过土壤传播,遇到雨水更是会加速病菌的传播,专门为害柑橘根颈部及根部。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很快,特别是老果园发生严重。感病后柑橘树势衰弱,树叶干枯黄化,引起大量落果,使产量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橘树的大量死亡。


柑橘脚腐病会引起树干基部皮层腐烂。感病初期病部树皮呈不规则的湿腐状,颜色变褐常渗出褐色胶液,树皮腐烂,具酒糟气味。


病情加重后可导致树皮干裂脱落,都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没有树皮的树不仅没有了保护,还难以运输水分营养物质。


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还会向下蔓延,引起主、侧根甚至须根大量腐烂。


横向扩展,在2~3年内会造成“环割”,阻碍和中断了有机营养的输送,导致植株枝条干枯、植株死亡。天气干燥时,病部常硬化开裂,病斑扩展缓慢或停止扩展。


病情严重时,病树部分大枝上或整个树冠叶片的中脉及侧脉变黄,叶片提早脱落,枝条干枯,形成黄叶秃枝,树势变弱。


临近死亡的感病树,当年或头年大量开花结果,花期短,果实早落,残留果实较小,着色早,果皮厚且粗糙,味酸。


病菌孢子如果随雨水滴溅到离地面较近的果实上,侵染果实后得病,称柑橘褐腐病,又名柑橘疫菌褐腐病。


什么情况容易得脚腐病


1.脚腐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和气温高低关系密切。疫霉菌有喜水性,主要通过游动孢子在水中四处游动来扩散传播,生长与侵染最适温度为28℃,高于32℃时侵染能力显著下降。


● 在田间脚腐病于2月底3月初,地温上升到15℃时开始发病。


● 入春后气温上升后,病害逐渐加重。尤其到了5、6月份,降雨增多,雨后转晴出现高温高湿环境,病害更加严重。


● 6月底至7月份病情稳定,8月份病情有所下降;8月下旬至9月份,由于秋雨连绵,病害再度上升,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期。

● 10月份病情日趋下降,11~12月份停止发病。


2.一般来说甜橙、柠檬、金橘和椪柑发病最重,橘类次之,柚类较轻,而枳和酸橙、枳橙、枳柚则高度抗病。也有农户反应酸桔砧发病较多。


3.脚腐病发生随树龄增大而加重,上年挂果太多、衰弱树、老龄树发生较重。


4.土壤粘重板结,长期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持水量过高时脚腐病发病重;果园平坦低凹处也易发病。


5.施肥、除草不当,烧伤或碰伤基部树皮,吉丁虫(爆皮虫)、天牛等造成的树干伤口易诱发脚腐病。


6.这些年追求产量,环割过多,不注重消毒,脚腐病较重,在中温高湿条件下,4-5天即可表现症状。


根腐病用对方法有得治


1.因为脚腐病严重时导致树干基部大面积腐烂,这个时候很多人只能把树砍掉,但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一试,用的好的话就能让病树得救,恢复以往的生机。


这个方法就是“靠接”,靠接除了可以用于救治受脚腐病为害严重的柑橘树,还能用于更换不适宜的砧木或增加辅助砧木,或是挽救受害的根系,增强原植株根系吸收能力以及挽救受天牛等害虫严重为害基部的树。


2.病害不严重时柑橘脚腐病防治方法:


幼龄树定植时,尽量让嫁接口露出地面,避免感染病菌。


做好排水工作和树盘护理工作,除草、施肥时将树盘的土耙平。


果园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良土壤。


注意防涝害,防止树皮受损,防治天牛等害虫。


初夏前后,扒开疑似病树的根颈部土壤,一旦发现病斑,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再在伤口处涂抹吡唑醚菌酯原液治疗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