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标签管理”与“正风治卷”双重治理:这不仅是洗牌,更是决定未来十年行业格局的胜负手
重磅!2026 年农药新规落地倒计时
一个确切的日期,正在成为悬在中国农药行业所有从业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6年1月1日。从这一天起,中国农药产业将迎来一次深刻的一次结构性变革。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签发2025年第3号部令,正式公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四部核心规章进行系统性修订。这一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不仅是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全面修订后的又一次重大升级,更凭借多项制度创新,为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监管动力,农药行业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过去,农药行业在粗放式增长模式下,处于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价格战等“内卷” 泥沼之中。这不仅大幅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更对农产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如今,随着新规落地,政策驱动的行业变革时代已然开启,每一位从业者都需高度关注!
供给侧改革加速!3 年淘汰 15%-20% 落后产能,行业格局将重塑
当前,我国农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多数产品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以常见的除草剂草甘膦、杀虫剂毒死蜱为例,其产能利用率甚至不足30%,供需失衡问题严重。
2022-2024年数据显示,即使我国农药出口量不断创出新高,然而我国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主要农药品类产能利用率仅在30%~60%区间,大量产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如今,监管部门通过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隐性添加、低价倾销等违规行为,倒逼落后过剩产能加速退出市场。据业内预测,未来3年将有15%~20%的落后产能被淘汰出清,行业供给格局将迎来优化升级!
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标准也将在监管推动下持续提高。同时,企业间恶性价格竞争将得到有效遏制,产品价格体系逐步回归理性。
预计到2027年底,农药市场秩序将实现明显改善:“内卷式”低价竞争将逐步好转,产品质量与合规水平显著提升,非法生产等行为被根本遏制,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大幅增强,全行业逐步向健康有序发展方向演进!
“农药标签”新规引发登记资源抢位赛
业内人士预计,新政落地后国内超过80%的农药产品将因不符合新规而面临退市,市场实际流通的农药品牌或将从目前的16万余个锐减至约3万个。农药市场将经历从“产品过剩”向“货源短缺”的巨变,一度甚至可能出现“无货可卖”的局面。与此同时,该政策将激起农药企业新一轮登记资源的“抢位赛”——大量过去依赖“一证多品”模式生存的企业不得不抢抓时间申请新登记证。拥有丰富登记证资源和研发实力的头部企业将在竞争中掌握更大主动权。登记证不再仅是合规标签,更成为决定农药产品未来5~7年市场命运的战略资源。在新规落地和市场压力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的中国农药行业正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登记资源争夺战。
行业“正风治卷”!三年行动破解乱象,合规企业迎曙光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作物“医生”,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近年来,行业无序竞争、隐性添加等问题持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让合规企业困难重重。
2025年7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果断启动全行业“正风治卷”三年行动,以“破乱象、立标准、强创新、促发展”为核心目标,直击行业痛点!行业调研显示,当前非法添加未登记活性成分、无资质企业非法生产、低价倾销等问题十分猖獗。在与违规产品的竞争中,合规企业往往处于劣势,生存压力巨大。
数据让人触动:2024年农药行业平均利润率仅约5.7%,创历史新低!在环保、安全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企业若长期无利可图,不仅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此次“正风治卷”行动明确重点任务,为行业发展划定红线:
-严禁在产品中添加或以助剂名义销售隐性成分、未登记活性成分
-严厉打击无资质非法生产行为,斩断违规产业链
-严禁销售或采购非法母药加工制剂,从源头把控质量
-坚决抵制低价无序竞争,严禁低于成本价倾销,维护市场公平
农药姓“农”,一个产能结构更合理、竞争秩序更健康的农药产业,将为保障中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行业景气初现回暖!未来可期,但挑战仍在
尽管严厉监管可能让行业经历短期阵痛,但目前市场已显现积极信号。受部分农药产品销量上涨、价格回升,以及企业降本增效等因素推动,龙头企业业绩率先回暖。
从上市公司披露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部分企业业绩同比明显增长,同时不少同行企业上半年业绩也实现大幅提升。这表明农药行业中,部分产品供需状况正在改善,积极因素逐步积累。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当前仍有大量产品处于供过于求、价格低位的困境,行业整体竞争形势依然严峻,市场回暖的可持续性还需持续观察。
展望未来,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农药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政策扶持与行业自律的双重作用下,农药行业有望摆脱无序竞争困局,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正轨。严格的登记和生产监管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安全性,“一证同标”等举措将优化市场环境和产销格局。
短期内,行业可能面临整合洗牌的阵痛,但从长期来看,具备技术优势、合规优势的企业,将在更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可持续增长。
行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过去的成功经验正在迅速变为未来的负债。现在,每一个从业者都必须扪心自问:我的商业模式能否经受住这场风暴的考验?我该如何重新设计我的战略,以确保不仅能活下来,还能在新时代的黎明中茁壮成长?
时钟正在滴答作响。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