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白粉虱,这几个黄金配方值得推荐!

作者: 2023/2/3 9:02:10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旬-5月下旬;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旬,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污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旬-5月下旬;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旬,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污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难治的原因

(1)寄主范围广泛

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可为害112个科600多种植物,大多数作物都是它的“菜”,一年四季不管是在温室、露地,都是其理想的“居住地”和繁殖场所。

(2)繁殖能力超强

温室中白粉虱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便缩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按每头白粉虱每次产卵100多粒计算,繁殖10代后的数量呈指数增长,简直是天文数字。

(3)植株上虫态较杂,不好防治

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4)成虫自身因素

翅面覆盖白蜡粉,不易黏结药液,清晨气温低时飞行能力弱,出太阳后、气温高时飞行能力强。

(5)人为因素

近年来随着频繁施药,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前打后落型白粉虱杀虫剂

先给大家推荐能够快速触杀白粉虱的药剂,这类的比较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可以参考:

1)啶虫脒,成本最低的防治白粉虱的药剂,前打后落。

2)烯啶虫胺,也属于烟碱类杀虫剂,拥有前打后落的功效。但是目前白粉虱对它的抗性比较严重,不建议连续使用。

3)仲丁威,属于一个老成分,但是防治白粉虱的效果也不错,触杀性比较好。

内吸性持效期长的杀虫剂

触杀型的一般杀虫速度快,但是持效期短,内吸性药剂,杀虫慢,但是持效期长,推荐以下几类:

1)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呋虫胺,这两个杀虫剂都有内吸加触杀的效果,但是它们的内吸灭虫作用更强,可以被植物体吸收,杀虫更彻底。

2)螺虫乙酯,这个药会用的农户,用得好,一遍药能管半个月以上。它是内吸性超好的杀虫剂,防治白粉虱、蚜虫效果一绝,可以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但是需要注意,这个杀虫剂速效性差。

杀卵型药剂

白粉虱一年可以发生十几代,如果我们治虫的时候不灭卵,那么要不了很久,白粉虱就会再次大规模发生,因此在打成虫药剂的时候一定要配灭卵剂。

杀卵剂主要给大家推荐吡丙醚,这是一款全打型的杀卵剂,对除螨虫以外所有害虫卵都有效果,一次喷药可以防治白粉虱、蓟马、菜青虫卵,这个成分一定不要单独使用,搭配上面说的那些药剂更好。

白粉虱防治的黄金配方

1)烯啶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触杀,呋虫胺内吸,二者搭配一遍药的持效期在十天左右,这个配方是市面上的主流配方。

2)啶虫脒+螺虫乙酯,啶虫脒触杀,螺虫乙酯双向传导内吸,啶虫脒便宜,螺虫乙酯贵,这样搭配经济实惠。

3)烯啶虫胺+吡蚜酮,这个配方市面上很多,就可以高效防治白粉虱。

4)噻虫嗪+吡丙醚,这个配方持效期也比较长,虫卵双杀,管得久。

如果您有更好的配方,欢迎留言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