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品种逐鹿中原地展!田埂上的蔬菜盛会拉开帷幕

作者:农财网种业宝典 内容团队 2025/11/3 14:17:03
初冬的暖阳洒在连片展示大棚上,辣椒红、番茄粉、南瓜黄、叶菜绿在田间交织成多彩画卷。11月2日,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郑州分会场、2025年第七届郑州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简称“中原地展”)开幕式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中原种业科技园举行,本届展会以“打造种业高地,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大会汇聚了全球近800家参展单位,集中展示6000多个蔬菜和鲜食玉
初冬的暖阳洒在连片展示大棚上,辣椒红、番茄粉、南瓜黄、叶菜绿在田间交织成多彩画卷。
11月2日,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郑州分会场、2025年第七届郑州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简称“中原地展”)开幕式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中原种业科技园举行,本届展会以“打造种业高地,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
图片
大会汇聚了全球近800家参展单位,集中展示6000多个蔬菜和鲜食玉米新优品种,251个品种脱颖而出获评“专家推荐品种”。
这场田埂上的盛会,汇聚的是品种,丰盈的是中国人的“菜篮子”。育种家在此触摸科技前沿,农民得以实地“看禾选种”,企业倾力推广“看家”品种,经销商汇聚于此,在泥土芬芳中缔结合作,共同见证更多丰收的喜悦。
图片
开在田埂上的博览会
为种业振兴注入“芯”动力
图片

清晨的薄雾刚刚散去,中原种业科技园内已是人头攒动。

2025年第七届郑州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正式开幕!”随着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宣布开幕,一场开在田埂上的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

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

这是国内大规模、上档次、有影响的蔬菜品种展会。”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指出,我国当前种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技术迭代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且当前审定登记品种数量多、同质化问题突出,希望种子企业能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纪律,确保品种试验登记真实可靠。二是配合管理,按照品种登记管理要求主动提交相关资料。三是加强品种跟踪评价,及时发现和报告品种缺陷。四是保护创新,尊重知识产权,抵制套牌侵权,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图片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
河南省郑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路云表示,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承载千年农耕文明的丰厚沃土,更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的创新高地。“我们真诚期盼,通过本届盛会,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关注郑州、走进郑州,感受郑州古老厚重、开放包容、繁华现代的城市气息,进一步增进友谊与合作,共享合作机遇,共创发展伟业。”
图片
河南省郑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路云。
中原地展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今年首次升级为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郑州分会场。”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伟光表示,接下来,惠济区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将现代种业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以最优的服务、最佳的环境、最强的保障,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的“芯”动力。
图片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伟光。
国际园艺学会葫芦科分会主席刘文革认为,今年大会展览规模实现新突破、品种多样性达到新水平、展会时效性显著提高,这种“展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值得在国际博览会中推广。“大会为国际上的农业博览会提供了全新的标杆。”意大利巴里大学博士Stefano Pavan同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博览会,更是全球蔬菜种业创新成果的展示会,充分表现出品种蓬勃的生命力和种业发展无限的潜力。
图片
国际园艺学会葫芦科分会主席刘文革。
图片
意大利巴里大学博士Stefano Pavan。
十年磨一剑,中原地展从一颗种子到行业‘风向标’,真正做到了服务产业,为驱动我国蔬菜产业创新、加快新品种推广贡献‘中原力量’。”山东英伟达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表示,种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原地展这一平台,展示最新育种成果,与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山东英伟达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
图片
6000+品种打擂台
251个品种脱颖而出获专家推介
图片
中原粮仓,种业为本。种业振兴,良种先行。开幕式现场,还进行了“专家推荐品种”颁奖仪式。
图片
开幕式现场为“专家推荐品种”颁奖。
记者了解到,中原地展集结了国内外近800家参展单位,共展示来自国内外育种单位的6000多个蔬菜和鲜食玉米新优品种,涵盖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鲜食玉米及特色蔬菜等50多个品类。
11月1日,专家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4位行业资深专家组成新优品种评审委员会,对参展品种进行了评选。评审委员会分为花菜甘蓝西兰花组、瓜类组、辣椒组、叶菜组、番茄茄子组、鲜食玉米和根茎豆类组共7个小组,按照不高于5%的推荐比例,优中选优。最终,251个品种脱颖而出,获得“专家推荐品种”称号(文末附品种名单)
图片

34位行业资深专家组成新优品种评审委员会。

“今年郑州出现极端天气,给品种的生长带来较大挑战,但同时也更能考验品种的抗逆性。”评审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德岭表示,本次评选秉持严谨科学态度,要求各组从基本性状、品类发展趋势、品质等方面综合考量,客观公正地考评,筛选出兼具优良性状与稳定表现的好品种,为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优良选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田间评审现场(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此次有17个品种获奖,涵盖辣椒、豆类、萝卜、青菜等。公司瓜豆部负责人赵威表示,专家的肯定让公司研发团队非常鼓舞,且在今年发生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还能有10余个品种表现出色,说明品种的抗逆性接受住了严峻挑战,希望这些品种未来可以服务更多农民,帮助他们实现稳产增收。
这些经过专家严格筛选的优良品种,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可靠保障,也为我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种源支撑。
图片
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
蔬菜种业全产业链融合展示
图片

本届大会不仅展示品种,更全面呈现蔬菜种业全产业链生态。

从“种子”到“餐桌”,一站式全搞定。据悉,大会现场共设立了20万平方米的新型展示区,包括100个展示大棚、13万平方米的露地展示区、2.2万平方米的品牌馆展区、现货交易区、蔬菜农资区、蔬菜装备农机区、蔬菜雕刻插花区及水果蔬菜鲜食品尝区。
图片
俯瞰中原地展,大棚排列整齐。

“我每年都会来中原地展看看,选些好品种。”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的种子经销商吴卫彬穿梭在田埂间,仔细端详品种的长势。他表示,长在地里的蔬菜品种看得见、摸得着,为选种提供了最直观的参考。“特别是这几年农民朋友要求高了,不好的品种几乎没有市场,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才能生存。”吴卫彬说。

“小正,小正,启动施肥!”,农机区展示区现场,一个“会说话”的AI移动智控水肥机器人吸引大家驻足围观。河南国正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蒋倩倩介绍,这是公司去年推出的新设备,针对河南地区黄淮流域泥沙量大、传统水肥机器操作复杂等痛点,深度融合了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出的AI水肥机器人,具备无人值守、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多种功能。

图片

AI移动智控水肥机器。

品尝品鉴区,冒着热气的甜糯玉米香甜四溢,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排队领取;水果萝卜脆甜可口,毫无辛辣之感,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萝卜的认知;而用羽衣甘蓝做成的饺子,更是将“营养健康”与“美味”巧妙结合,成为备受瞩目的创新食品。让好品种直达餐桌,每一口美味都是对育种家和科技工作者最直接的肯定。

图片

田野为幕,硕果为景,绘就一幅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蔬菜全产业链生态全景图。它不仅是品种比拼的“竞技场”,更是科技赋能、产销对接与饮食创新的综合平台。

本次大会由河南省种子协会、郑州市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由河南欧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农欧雅(郑州)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还得到了中国种子协会,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国家大宗生态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的指导和支持。

⬇️“专家推荐品种”名单⬇️

图片

更多精彩瞬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