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绵绵,柑橘软腐,大量落果,谨防这种病害找上门!

作者:柑橘信息网 2022/10/12 15:29:45
连续阴雨绵绵,近期普遍果园湿度偏大,部分园区出现不同程度浮肿烂果现象,病果病部如同开水烫过一般,而且落果相当严重,又被广泛称之为“水伤”。通过对病果症状的观察,“水伤”实际上是柑橘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疫菌褐腐病。由于今天气候条件异常,给病菌的侵染创造了绝佳条件,以致于其大面积爆发。一、认识疫菌褐腐病疫菌褐腐病主要危害柑橘幼嫩梢枝、树干、果实。根据受害部位不同,也被称为苗疫病、脚腐病

连续阴雨绵绵,近期普遍果园湿度偏大,部分园区出现不同程度浮肿烂果现象,病果病部如同开水烫过一般,而且落果相当严重,又被广泛称之为“水伤”。

通过对病果症状的观察,“水伤”实际上是柑橘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疫菌褐腐病。由于今天气候条件异常,给病菌的侵染创造了绝佳条件,以致于其大面积爆发。

一、认识疫菌褐腐病
疫菌褐腐病主要危害柑橘幼嫩梢枝、树干、果实。根据受害部位不同,也被称为苗疫病、脚腐病、褐腐病。
苗疫病

图片
被害枝梢和叶片呈沸水烫状枯死,病斑不定形,淡褐色至褐色,潮湿时,病部有少量白色霉层,与炭疽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部是否滋生小黑点。
脚腐病
图片
一般危害主干的根颈部位,初期呈现黄褐色水渍状,基部树皮腐烂,具较强刺鼻酒糟气味,并流出褐色胶液。
气候干燥时,病斑干裂,天气潮湿时,病部扩展快、皮层腐烂,并向根颈四周扩展,当根颈腐烂环割整个树干基部时,引起植株大量异常落叶,严重时树体枯萎死亡。
褐腐病
果实发病时,病斑近圆形,褐色水浸状、病部质地坚实,病健部分界限分明,湿度大时迅速扩展到全果,有酒味。病菌只侵染白皮层,不烂及果肉,以后呈水浸状软腐,果实很快脱落。
图片
二、发生流行特点
疫菌褐腐病菌大多在树体、病虫枝、落果、残枝落叶及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初次侵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风雨和土壤
该病为害果实主要在空气湿度大的夏秋季高发,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果园发病重;挂果偏多、果实下垂的果园发病重、离地近的果实发病重(80cm以下发病最重);水改田、低洼果园发病重;偏施氮肥、不重视有机肥的果园发病重;近成熟的果实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同时果园操作时避免损伤主干,及时除去树盘内杂草。
挂果量大时用竹杆支撑橘枝条,尽可能抬高枝条,防止病菌借风雨侵染果实。
果园注意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升植株抗病性。
减少病原菌
疫菌褐腐病菌大多在树体、病虫枝、落果、残枝落叶及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初次侵染源,因此冬季清园必须干净彻底,要把树体上病斑、病虫枝、落果、残枝落叶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生长期及时摘除染病果和落地果,集中销毁,防治再次侵染。
图片
药剂防治
9月份开始应喷施保护性药剂,如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特别是雨前雨后要及时用药,重点喷施中下部果实。
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则使用咪鲜胺+甲霜灵+代森锰锌,5-7天一次,连续2次,基本上能够控制病情蔓延。同时及时清除病果、落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