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种植绝招:独特的标准化和坚定的数字化

作者:华沣管理研究院 徐继军 2022/8/5 9:24:35
褚氏农业有一个观点:“树是生命体,本身并不是标准品”。这个观点在这家企业内部有着充分的共识。“褚橙”的秘密之一,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准化绝招。而在标准化基础之上,褚氏农业则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数字化,让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轻盈。01褚橙标准化的起源农业产业的全过程是否能做到标准化?农业产业标准化的独有内涵是什么?农业产业怎样做到标准化?在「褚橙的方法」这个系列中,我们在文章《褚橙的方法:如何破解品

褚氏农业有一个观点:“树是生命体,本身并不是标准品”。这个观点在这家企业内部有着充分的共识。

“褚橙”的秘密之一,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准化绝招。而在标准化基础之上,褚氏农业则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数字化,让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轻盈



01

褚橙标准化的起源



农业产业的全过程是否能做到标准化?
农业产业标准化的独有内涵是什么?
农业产业怎样做到标准化?

在「褚橙的方法」这个系列中,我们在文章《褚橙的方法:如何破解品牌水果打造难题》中系统梳理和介绍了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农业品牌化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的标准化有着鲜明的特殊性。

毕竟,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仍然未能摆脱“看天吃饭”的特点,土壤、气候、阳光、雨水,依靠人力很难统一控制。而光合作用的微妙原理,植物营养的复杂机制,都让农业种植的过程充满了诸多变数。

农业生产系统是活着的系统,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变量实在太多,不可能像工业加工过程一样,按照流水线作业、照着标准操作就能完成优质产品的复制。

所以长期以来,农业产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都比较低。

“褚橙”的幸运之一,就是褚氏农业的创始人褚时健先生在工业领域是非常优秀、出类拔萃的企业家,本身就是标准化管理方面的高手。

褚氏农业的创举就在于,把褚老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工业企业管理经验和标准化管理方法,注入到充满变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保持足够的弹性,在标准和弹性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褚老负责玉溪卷烟厂时,就将“烟叶种植基地”作为“第一车间”,做了很多标准化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褚老回到哀牢山下开始种植冰糖橙时,他将自己在玉溪卷烟厂时期“第一车间”的管理经验带进了褚橙种植基地。于是,在褚橙种植基地,制定了各项严格的生产计划:每月的重点事项是什么、全年计划喷几次药、做几次植保、违反生产标准会怎样处罚等等。这种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被黄铁鹰称为“真正的农业工厂化管理”。


图片

生产检查中工作不达标的农户要罚款处理



图片

雨季排水沟的挖掘深度要求≥30cm



02

褚橙标准化的奥秘:刚性+弹性



相对于广为人知的“农业工厂化管理”中的标准化,褚橙标准化管理还有另外一条不为人知的副线,那就是弹性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专业分工的产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准化领域很多了不起的成就,深刻影响着经济的进程。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于美国现代化进程乃至世界工业的发展的深远的影响,以及戴明的统计质量方法对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直至今天,日本质量最高奖项依然叫做“戴明奖”。

但是,工业领域成熟的标准化管理方法,移植到农业领域就有些“水土不服”。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因为农业系统远比工业系统要复杂。农业种植过程中相当多的不可控因素,如气温、降水、虫害等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经常“人算不如天算”。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动态调整机制,不能指望依靠套用统一的操作标准就能一劳永逸。

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不确定但在农业领域,动态调整机制则和标准化同等重要这足以让工业领域的标准化专家抓狂。

褚橙的做法就是,将工业化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与动态调整机制有机结合。总体生产管理有严格标准,但并不搞“削足适履”式的教条化,而是允许生产一线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决策流程,进行合理调整。同时,用周期性的生产检查机制,对环境变化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迭代

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适当的上下浮动。浮动的预警点在哪里、阈值如何把握,这就要靠和果树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师傅”们心里那杆“秤”去平衡。其中的微妙之处,必须依靠足够的经验才能应对,“人”的能动性异常重要。

这是褚橙标准化过程中独有的“刚性+弹性”的管理机制。


03

弹性过程和显著结果


  • 案例:剪枝


剪枝是果树种植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


至于怎样动手去剪、要做到什么程度,技术部门主管会做一个整体判断,并给出原则性输出:每一个枝条都要打开,避免太挤、太浓,最重要的就是要“随枝做形”,即根据这棵树的具体情况,怎么样能做到既保留枝梢,又达到通风、透光。最后要做到“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



图片
干枯枝修剪是农户的常规作业

至于具体到每棵树怎么修,基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五六个作业长,可能就会有五六种方法。”公司并不强行规定一定要保留几根大枝,因为每个人对修剪的认知不同,具体的修剪方法就不一样,但是要保证整体方向和原则是一致的。这一过程中,没必要要求每个人都完全一样,“他毕竟不是机器。”

另外,每块地所处的位置、地形也有区别。比如风口地块要稍微修剪得茂密一些,否则花斑果的比例会比较高;而低洼一些或靠近江边的地块则完全相反。老树跟幼树的修剪方法也完全不一样:老树要尽量保留强一点的枝梢,而幼树要保留中柔程度的树枝,稍微强一点的都要切掉。观察下来,每棵树的生长情况都不一样,如果要求每棵树都按照统一的方案去修剪,最后的挂果量反而会很不理想。



  • 案例: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领域施肥有多重要,这句谚语就能说明问题。

在施肥环节,褚氏农业一方面按照标准剂量统一把肥料发放给农户,并明确要求本次施的是哪些肥料、分别施多少量;另一方面,褚氏农业也会鼓励各个作业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有的作业长会根据自己作业区内果树生长的情况,申请在标准量之外补充一些特定肥料,并由技术部门审核确认后实施。


图片

每户会按照土地面积提前分配好化肥用量分户领取


这个过程中,公司总部管理人员更多是宏观上的调控。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作业区,地块条件的制约、位置或土壤的不同、农户素质的差异,都是作业长们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各部门主管和作业长而言,对上要考虑公司的效益和指标,对下要结合农户管理的实际操作来拆解工作目标,这对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结果和反思


如果不深入“褚橙”的生产管理细节,很难发现“褚橙”的这个秘密:一方面对生产标准的红线了然于心,另一方面却一直积极应对和探索着变化,将创新和探索掌握在“一群人”手里。

骄阳之下,走在褚橙基地的田垄上,会惊奇地发现,虽然只隔着一条小路,享受着相同的阳光、雨水和土地,左侧“褚橙”果园里的树冠蔚然,枝头上晃动着的果子,比右侧相邻果园里的果子大了接近一倍。而“褚橙”这批橙树还只能算小树,比相邻果园的树龄还短了七八年。这种差异不可谓不显著。


图片
道路左侧褚橙基地的小龄树    
  图片道路右侧其他种植户的熟龄树 

                            

“刚性+弹性”的关键之处,在于对“老师傅”的调动和使用。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设定挑战目标,人人做、天天做。做错了、做得不好,就再去改善。做对了就变成标准化,让大家来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将已经形成文字的“外显知识”和高度场景化的“内隐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将标准化和质感经验有机结合,就成为了褚橙的基本方法论。


04

数字化进阶和产业赋能



标准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是持续改进的基础。持续改进是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必须看到,农业产业的数据规模,远高于工业化生产。如何实现“数字化农业”,是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近几年,褚氏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上,积极且坚定地开始了“数字化农业”方面的布局,将各种数字化信息系统与现代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迈出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步伐。

2019年褚氏农业就开始通过数字化工作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其数字化进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减少种植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种植业面对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数字化工具可以根本性地改变公司的数据分析能力、及时应对能力,从而最大化减少各种变化因素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褚氏农业很早就建立了服务于生产基地的实验室,而且与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机构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测控和测土施肥等技术来监测土壤的营养情况。这些方法和动作可以让种植过程更加科学规范,从而大幅提高种植工作的效率。


图片

天气数据的积累和对比



图片
植保人员定期测量果径大小


(2)明确投入产出效益结构

褚氏农业通过引入大型智能分选设备,运用可视化系统来满足水果外观品质分选要求,还利用快速无损检测系统对果子的成熟度、糖酸度、褐霉变等生化要素进行内部品质检测。这些检测技术的应用,使得水果等级分级更加科学,并形成了种植端农户工作成果的准确评价机制,使得农户的报酬与其产出果实的产量、质量精准挂钩,让农户可以自己算出自己的收益,心里清清爽爽,积极性变得更高。


图片

自动化分选和可视化检测系统



(3)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

利用库管信息系统,褚氏农业实现了对采果、加工、仓储的全过程掌握。此外,褚氏农业计划逐步将出入库数据和销售渠道端打通,从而在限定时间内把最新鲜的水果送到消费者手中。通过完整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最终实现对全产业链的及时跟踪和评估。

05

面向未来



农业种植领域的标准化和信息化这个难题,需要优秀的龙头企业不断去探路。

褚氏农业董事长褚一斌先生说,褚氏农业要完成从“一个人的橙(成)”到“一群人的橙(成)”的跨越,希望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和经验输出,将褚氏农业二十年来积淀的经验转化为成熟的方法体系,在行业内部进行推广。支撑褚氏农业数字化工具的基础,是褚氏农业独到的标准化方法。

褚氏农业希望最终能够打造水果种植业的数字化平台,并基于数字化平台完成产业资源整合,在水果种植行业中走出褚氏农业特有的“长工模式”,为整个行业赋能

褚氏农业在标准化方面的智慧、在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对于深受工业化思想影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无疑是打开了一扇窗。对于那些面对农业产业化一筹莫展的创业者,也给出了路径和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