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高温易腐,菜价居高难下,哪些蔬菜同比去年偏高?
本周中期,蔬菜价格明显回落;周后期略有回升。
7月2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43元/公斤,比上周(7月18日)的3.50元/公斤下降2.0%;比去年同期的2.22元/公斤上涨54.50%。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67.46%,本周末同比涨幅有所收窄。
▲2022年7月与2021年同期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单位:元/公斤)
本周,蔬菜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虽然周中期价格一度有所下滑,但是周后期仍然有所抬头,菜价高位运行的态势没有改变。
同时,尽管价格仍然保持在高位,但是市场内经营的商户仍然感觉没有挣到钱,有的还出现亏损。商户普遍感觉,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运抵市场的蔬菜量稍微多一点,就有卖不出去的现象;稍微少一点,又有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波动得比较厉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卖不出去的蔬菜很快就有腐烂现象,这是导致商户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比去年,今年价格低于去年同期的蔬菜主要包括生姜、大蒜、豆角类蔬菜及一些鲜嫩小品种蔬菜,其中姜蒜价格同比降幅比较明显;小品种蔬菜中的香菜、油菜、团生菜价格降幅也比较明显;豆角类蔬菜中的豇豆、扁豆、架豆价格也同比下降。
这些价格同比下降的蔬菜,一方面是去年同期价格偏高,今年扩种;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蔬菜是易腐蔬菜(姜蒜除外),蔬菜运抵市场以后需要尽快销售,不敢耽搁。其中扩种是主要原因,也有商户降价促销或者被迫甩卖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蔬菜基本上都是在夜间销售,在白天气温升高以后,市场上基本上就销售一空了。
相比去年,有些蔬菜价格同比波动的幅度并不很大,这部分蔬菜主要包括黄瓜、西葫芦、莲藕、白萝卜、蒜薹。这些蔬菜,除了莲藕、蒜薹的价格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稳定、全年呈现季节性波动以外,黄瓜、西葫芦、白萝卜的价格波动频繁,受到保鲜期较短及天气的影响,价格不时地出现一些波动,有时候波动的幅度还比较大。不过从本周价格同比来看,这部分蔬菜的价格与去年同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比涨跌的幅度并不明显。
价格同比涨幅比较明显的蔬菜品种较多,有些还是在上市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蔬菜,即大品种蔬菜。主要包括:大白菜、圆白菜、洋葱、土豆、圆茄、西红柿、胡萝卜、芹菜、青皮冬瓜、尖椒、柿子椒、大葱。
这部分蔬菜,大多都是在前期受到连续降雨的影响,在高温高湿、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减产所致,而这部分蔬菜如果要恢复正常供应,有些蔬菜需要的时间短一些,有的则长一些,有的则需要等待下一茬蔬菜上市,这也是近期蔬菜价格居高难下的一个原因。
后续上市的蔬菜,目前的长势还是比较理想的,供应状况整体得到恢复也是指日可待,但是短时间内价格还会继续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红薯的品种有很多,例如龙薯九、烟薯、莺歌、西瓜红等。7月22日,新发地市场红薯的批发价是1.3-3元/斤,比上周同期(7月15日)的1.6-2.6元/斤上涨了2.38%;比去年同期的1.2-2.2元/斤上涨26.47%。周环比略有上涨;年同比小幅上涨。
目前北京新发地市场销售的红薯主要来自河南开封,还有少量来自福建漳州及河北邢台。周环比略有上涨主要是因为海南的已经退市,而福建和河南的刚刚上市,上市量少,尤其是红薯里的西瓜红,它的生长周期长,现在市场上量很少,新产地的品质及卖相稍有逊色,几乎没有精品,所以价格只是略有上涨。
再过一个月左右河北的红薯开始上市,产地近,运输费减少,等达到批量上市后,价格还有下降空间,但波动不会太大,河北的红薯会持续销售到来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