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种植技术(林下)

作者:庄稼补习班 2024/10/28 11:52:14
金线莲种植技术(林下)1林地选择海拔与地形金线莲适宜种植在海拔 300 - 1200 米的地区。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或缓坡的林地,坡度一般不超过 25°,以利于种植管理操作和防止水土流失。植被与郁闭度林下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栲树、米槠、木荷等。林分郁闭度要求在 0.6 - 0.8 之间,这样的郁闭度既能提供金线莲生长所需的散射光环境,又能保持林地内较高的空气湿度。土壤条件土壤类型以疏松、肥沃、排水
图片


金线莲种植技术(林下)

1

林地选择

海拔与地形

金线莲适宜种植在海拔 300 - 1200 米的地区。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或缓坡的林地,坡度一般不超过 25°,以利于种植管理操作和防止水土流失。


植被与郁闭度

林下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栲树、米槠、木荷等。林分郁闭度要求在 0.6 - 0.8 之间,这样的郁闭度既能提供金线莲生长所需的散射光环境,又能保持林地内较高的空气湿度。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pH 值 4.5 - 6.5)为宜。例如,山地黄壤或红壤比较适合金线莲生长。


2

种植前准备

清理林地

对选定的林下种植区域进行适度清理,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和石块等。但要注意保留一定的林下植被,避免过度破坏生态环境。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每平方米施入 5 - 10 千克)或生物有机肥(每平方米 2 - 3 千克),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3

种苗选择与移栽

种苗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金线莲种苗。种苗来源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组培苗或者人工驯化的野生种苗。组培苗生长较为整齐,而驯化苗可能对林下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移栽时间

一般在春季(3 - 4 月)或秋季(9 - 10 月)进行移栽,这两个季节温度适宜,有利于种苗的成活和生长。


移栽方法

按照株行距 5 - 10 厘米 ×10 - 15 厘米进行移栽。在移栽前,将种苗根部在生根剂溶液(浓度按照产品说明书)中浸泡 10 - 15 分钟。然后在林地上挖小穴,将种苗植入穴中,轻轻覆土并压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4

种植管理

光照调节

虽然选择的是郁闭度合适的林地,但在夏季阳光强烈时,仍需适当遮荫。可采用遮阳网进行局部遮荫,避免金线莲受到强光直射。


水分管理

金线莲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70% - 90%)和适宜的土壤湿度。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可采用喷雾或滴管的方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林地积水,避免金线莲根系腐烂。


施肥管理

生长期间,每隔 1 - 2 个月施一次肥。可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有机肥如腐熟的饼肥,每平方米施入 0.5 - 1 千克;无机肥可选用复合肥(N:P:K = 15:15:15),浓度为 0.1% - 0.2% 进行叶面喷施或根部浇施。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金线莲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和软腐病等。对于茎腐病,要保持林地通风良好,控制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销毁,可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浓度为 0.1% - 0.2%)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软腐病防治要注意避免植株损伤,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浓度为 100 - 200ppm)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5 - 7 天喷一次,连续喷 3 - 4 次。


虫害防治:

常见的虫害有蜗牛、蛞蝓、红蜘蛛等。对于蜗牛和蛞蝓,可在林地周围撒施石灰粉或者设置铜丝进行阻隔,也可人工捕捉。

红蜘蛛防治可使用阿维菌素(浓度为 0.05% - 0.1%)进行喷雾,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5

采收与加工

采收

金线莲种植 4 - 6 个月后,当植株长到 10 - 15 厘米高,叶片数达到 5 - 7 片,且茎基部直径达到 0.2 - 0.3 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用剪刀小心剪下植株,尽量保留完整的根系,避免损伤其他未成熟的植株。


加工

干燥处理:采收后的金线莲要及时进行加工。可采用烘干或晒干的方法。烘干时,温度控制在 50 - 60℃,烘至含水量在 10% - 12% 左右;晒干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但避免暴晒的地方,将金线莲均匀摊开晾晒,经常翻动,直至干燥。

包装储存:干燥后的金线莲要进行包装,可采用密封袋或密封罐包装,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防止受潮、发霉和虫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