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创新助推草铵膦形成竞争新格局
作者:农资导报 王翠翠
2025/4/15 9:26:44
草铵膦作为全球第二大灭生性除草剂,其市场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近年来,全球对草铵膦的需求稳步上升。据北京恒州博智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草铵膦市场规模约为4.9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9.82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赛道,全球草铵膦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草铵膦企业正通过绿色工艺革新、分子结构升级、应用场景拓展三大创新路径,打破传统竞争格局,引领行业新发
草铵膦作为全球第二大灭生性除草剂,其市场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近年来,全球对草铵膦的需求稳步上升。据北京恒州博智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草铵膦市场规模约为4.9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9.82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赛道,全球草铵膦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草铵膦企业正通过绿色工艺革新、分子结构升级、应用场景拓展三大创新路径,打破传统竞争格局,引领行业新发展。2025年2月,《农药行业绿色低碳工艺名录(2025年版)》发布,其中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的生物酶法精草铵膦生产工艺及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气相法全流程连续化草铵膦生产工艺成功入选。这两大草铵膦领域绿色生产工艺的入选,展现出实现精草铵膦绿色合成工艺突破的重要实力。草铵膦是L型和D型草铵膦外消旋体的混合物,其中L型草铵膦(精草铵膦)具有更显著的除草活性。生物酶法精草铵膦生产工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通过生物催化技术将草铵膦近100%地转化为精草铵膦;气相法全流程连续化草铵膦生产工艺创建了多酶定向合成技术,实现了气相连续化学合成法与生物合成技术的无缝衔接,是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目前,两大绿色生产工艺都已实现落地投产,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精草铵膦的精准高效合成也进一步加快了其对草铵膦的替代,从而实现D-草铵膦无效体的减排,降低了50%的施药量,契合国家农药减量增效的政策。2025年1月,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绿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潍坊新绿化工有限公司的精草铵膦钾盐获得登记。随后,山东绿霸推出了首个钾盐·精草铵膦产品——金迅锄(194克/升精草铵膦钾盐可溶液剂)。据介绍,该产品在吸收速度上远超其他可溶性盐,药液吸收利用效率可提升30%以上。与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除草速度更快,除草效果更彻底,还能为土壤补充钾元素,起到保护作用。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精草铵膦钠盐、精草铵膦铵盐等产品,精草铵膦异丙胺盐也新获登记,多元化的草铵膦产品矩阵已逐步形成。完善的产品线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用药选择,也推动草铵膦行业朝着创新发展和品质提升的方向迈进。转基因作物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2.063亿公顷(31亿亩),约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13.38%,比1996年全球首次引入转基因种植与应用时增加了121倍。2024年11月26日,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草铵膦首次登记用于生物育种转化体除草领域,极大地扩大了草铵膦的使用范围。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吉林金秋农药有限公司紧跟其后,其草铵膦产品同样实现在生物育种转化体上的应用登记。目前,草铵膦的登记应用范围涵盖耐草甘膦和草铵膦的玉米田及大豆田。生物育种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提振了草铵膦的市场需求。据了解,目前ISAAA转基因批准数据库(GMAD)收录的抗草铵膦转基因商品数量已经超过抗草甘膦转基因商品。预计未来几年,转基因领域可以给全球草铵膦市场带来每年2万~3万吨的增量需求。绿色工艺降本、分子创新增效、生物育种扩容这三重动力,驱使草铵膦产业从量的比拼转向质的较量,行业进入草铵膦的精准研发阶段。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持续创新,从跟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改写全球灭生性除草剂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