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不给力,蔬菜集约化育苗如何提质增效?经验来了!

作者:《中国蔬菜》 刘斌等 2022/8/6 10:16:53
重庆市蔬菜种苗年需求量约80亿株,集约化育苗占比约为15%,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较快,为克服亚低温、高温、高湿、寡照、多雨等气候条件,当地蔬菜产业相关部门从育苗基质配制、环境调控、水肥供给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天的“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专栏就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重庆市蔬菜生产重点区域及地理气候特点重庆市地形多样,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坝四大类型。年平均气温16~18℃

重庆市蔬菜种苗年需求量约80亿株,集约化育苗占比约为15%,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较快,为克服亚低温、高温、高湿、寡照、多雨等气候条件,当地蔬菜产业相关部门从育苗基质配制、环境调控、水肥供给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今天的“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专栏就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


重庆市蔬菜生产重点区域及地理气候特点


重庆市地形多样,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坝四大类型。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1000~13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在全国属高湿区;年平均日照时数 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全国年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总体表现为空气阴湿,光照资源贫乏,地域间差异大,气象灾害频发等特点。


重庆市蔬菜生产“三大区域”以潼南、武隆、涪陵为代表,总体呈现出夏季高温多雨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的特点,蔬菜种类、栽培季节也呈现出以下不同特点。



①遂渝高速公路沿线蔬菜生产优势带。以盆地、浅丘、平坝为主,海拔高度200~450m。主要种植萝卜、结球甘蓝、鲜食玉米,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等也有种植。


②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区。以河谷、山地为主,海拔高度 800~1200m。以种植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为主,近年来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以反季节蔬菜生产为主,主要解决3-5月“春淡”和7-10月“秋淡”蔬菜供给。


③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以丘陵、台地为主,其次为低山、中山,海拔高度200~800m。以生产茎瘤芥(榨菜)、加工辣椒、生姜等为主。茎瘤芥(榨菜)2-3月收获,辣椒8-10月收获。


图片▲茎瘤芥


壮苗育成关键技术


育苗方式主要有穴盘育苗、营养钵育苗、漂浮育苗等。


1、穴盘选择


越冬茬番茄、茄子育苗多选用32孔穴盘,辣椒选用50孔穴盘,茄子、番茄嫁接育苗采用直径6.5cm的营养钵+孔穴直径6.5mm的圆形50孔穴盘,以满足培育大苗龄、少灌水的技术需求。


春茬茄果类蔬菜、黄瓜育苗多采用50孔穴盘,南瓜、丝瓜、西葫芦、苦瓜、冬瓜、豆类蔬菜多选用32孔穴盘或6.5cm× 6.5cm的营养钵育苗,苦瓜嫁接苗也可采用“营养钵+穴盘”育苗的方式。秋茬和冬茬花椰菜、结球甘蓝、大白菜、茎瘤芥(榨菜)、抱子芥(儿菜)等选用50孔或72孔穴盘育苗。


图片

▲“营养钵+穴盘”苦瓜嫁接育苗


图片

▲抱子芥(儿菜)


2、 基质配制


育苗基质主要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越冬茬、冬茬、春茬育苗基质按照 1∶1∶1(体积比)配制,选用大粒径珍珠岩,播种后用基质覆盖或选用透气排湿性良好的“石骨子”颗粒(页岩细颗粒)覆盖;秋茬育苗基质按照 2∶1∶1(体积比)配制,以提高基质的持水性。


3、育苗环境管理


01
保温与增温


越冬茬茄果类蔬菜育苗采用“大棚+中棚+小拱棚”3层薄膜覆盖保温的方式,棚内最低温度保持在5℃以上。


夜间还可以在小拱棚外增盖遮阳网进行保温。还可以利用电热线、燃煤锅炉等方式进行加温,出苗时苗床温度保持在25℃以上,齐苗后苗床最低温度控制在15℃以上。


02
降湿


重庆地区全年湿度较高,为减轻苗期病害,应尽量降低育苗设施内的湿度。


  • 越冬茬、春茬育苗时,设施内非育苗区域地面全部铺设地布,阻断地面水分蒸发,降低设施内湿度。

  • 在温度允许条件下,揭开中棚和小拱棚棚膜,加大大棚顶部和两侧通风,排湿降湿。

  • 通常选择晴天 10:00 左右进行通16:00 左右及时停止通风,并覆盖好所有棚膜。

  • 阴天无降雨时,利用中午温度较高时段进行短时间通风换气。

  • 连续阴雨天气时,上午揭去小拱棚棚膜,不打开大棚,下午覆盖时将小拱棚薄膜水分较少的一面盖于拱棚内侧。

  • 长期阴雨导致棚内湿度较大时,可在苗床上撒干细土或干燥的育苗基质,苗床四周撒米糠等吸湿性强的材料,以吸湿降湿。

  • 尽量不采用大面积喷灌的方式,宜采用人工浇水方式。

  • 秋茬育苗时大棚仅作避雨棚使用,揭起大棚端膜、侧膜,以利于通风排湿。


03
补光



常用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LED灯等。近年来,LED光源应用越来越普遍。每 1.0~1.5平方米苗床配备1盏100W 的补光灯,光源距离幼苗顶部40cm左右,每天补光6~8h小时。


04
防雨与降温



秋茬蔬菜育苗多在7月初至9月初,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育苗前清理设施间沟、排水沟,修补棚膜,预防暴雨引起棚内漏雨和倒灌导致的水涝。


做好防雨的同时,育苗棚内温度宜控制在30 ℃以下。单栋育苗棚保留大棚顶部塑料薄膜,开启端面和两侧薄膜进行通风降温。


光照较强时,加设遮阳网降温。自动化育苗温室可利用通风系统、遮阳系统、湿帘系统进行降温。


为防止幼苗热害,“入伏”后在8:00 前或21:00后进行浇水,“二伏”“三伏”期间甚至选在夜间22:00左右浇水。


4、株型调控


01
分苗与断根


分苗可以刺激幼苗侧根发生,利于形成良好根坨,提高幼苗生长一致性。越冬茬、春茬、秋茬穴盘育苗,根系长出穴盘底部排水孔5cm左右时,及时进行拖盘、断根和加大穴盘间距。整个育苗期进行2~3次断根处理,可有效抑制幼苗徒长,促进根坨形成。


02
降低基质湿度


通过加大通风、延迟灌溉等措施,严格控制基质湿度,特别要避免基质高湿与设施内低温、高温、弱光环境因子同时存在,防止幼苗徒长和病害发生。


03
化学调控


冬春季弱光寡照或夏季高温高湿时,叶面喷施浓度为10~50mg/L的多效唑,或浓度为1000~4000mg/L的丁酰肼比久),或浓度为200~500mg/L的矮壮素,可有效抑制幼苗徒长。


5、嫁接育苗


★茄子嫁接育苗


多选用托鲁巴姆作砧木,主要采用套管贴接法或劈接法。嫁接后幼苗置于设施内,采用“小拱棚 + 遮阳网”覆盖的方式,嫁接后5~7天逐渐增加小拱棚通风时间和增大通风口面积,逐步撤去小拱棚,成苗率可达90% 以上。


图片


★番茄嫁接育苗 


砧木品种以夏威夷为主,砧木和接穗同期播种,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通常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末。若嫁接太早,气温高,嫁接苗生长快,植株太大不利于越冬;若12月末以后嫁接,温度低,嫁接成活率相对较低。采用套管贴接法嫁接。嫁接前加强砧木和接穗炼苗,避免徒长。


图片


苦瓜嫁接育苗 


春茬苦瓜多采用电热温床等辅助加温。一般采用丝瓜作砧木,12月末至翌年 1月初播种,接穗1月中下旬播种。以贴接法为主。嫁接后既要重视保温保湿,又要注意高湿造成的徒长。疫病是春茬苦瓜嫁接苗的主要病害,应提前科学预防,例如用72%霜脲 ·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图片


经济效益 


受蔬菜种类、区域气候、育苗茬口等影响,重庆市蔬菜生产“三大区域”集约化育苗效益存在明显差异。


如下表所示,虽然嫁接育苗对技术要求高, 但其粗利润普遍高于自根苗;遂渝高速公路沿线蔬 菜生产优势带的越冬茬苗龄长,春茬育苗需加温, 秋茬育苗需降温,使得育苗成本相对较高,粗利润仅占销售收入的20% 左右;


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区和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的苗龄短,育苗成本相对较低,粗利润可达销售收入的30%以上。


图片


来源:本文摘自《中国蔬菜》第7期文章“重庆市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作者:刘斌、尚庆茂、司军。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