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登记证较少的优秀杀菌剂——啶氧菌酯

作者:辉胜农药、农博生物 2023/5/3 9:00:45
啶氧菌酯是以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嗜球果伞菌素(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经过结构修饰所得,2001年成功上市的产品。虽然啶氧菌酯在欧洲很多国家进行了登记,不过由于嘧菌酯的竞争关系,其销售市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先正达公司为了啶氧菌酯的市场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将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权转让给杜邦公司,杜邦通过开发新的复配产品以及新增登记等来增加啶氧菌酯的市场销售额。巴西是啶氧菌酯非常重要的

啶氧菌酯是以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嗜球果伞菌素(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经过结构修饰所得,2001年成功上市的产品。虽然啶氧菌酯在欧洲很多国家进行了登记,不过由于嘧菌酯的竞争关系,其销售市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先正达公司为了啶氧菌酯的市场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将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权转让给杜邦公司,杜邦通过开发新的复配产品以及新增登记等来增加啶氧菌酯的市场销售额。巴西是啶氧菌酯非常重要的市场,2017年杜邦开发了苯并烯氟菌唑与啶氧菌酯的复配产品在巴西上市用于巴西大豆和其他谷物,另外啶氧菌酯与环丙唑醇的复配新产品,可以防治亚洲大豆锈病。

图片
作用机理
图片


啶氧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啶氧菌酯具有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一旦被叶片吸收后,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植物体液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可以气相直接被叶片吸收,进入木质部。由于其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施药后有效成分能够有效再分配和充分传递,比嘧菌酯或肟菌酯有更好的治疗活性。
啶氧菌酯为广谱杀菌剂,主要应用于小麦和大麦上的相关病害防治,主要用于防治麦类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相比,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图片
啶氧菌酯的优势
图片


化合物活性高 啶氧菌酯,除了此类化合物均具有的活性基团—甲氧基丙烯酸酯外,还有一个三氟甲基,氟原子是卤素原子中最活跃的,这也导致啶氧菌酯相较于同类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
广谱和安全 啶氧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在谷物生长期无病害发生,绿叶始终保持完好。
具有高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 由于其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施药后有效成分能够有效再分配和充分传递,比嘧菌酯或肟菌酯有更好的治疗活性。
增加作物健康 谷物用啶氧菌酯处理后,能够有效的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可以使作物在不良环境中茁壮生长。增强植物长势,产量高、质量好、颗粒大而饱满。
图片
登记情况
图片



据查中国农药信息网,截止目前国内啶氧菌酯登记产品共44个,包括混剂19个、单剂14和原药11个。其剂型涉及悬浮剂、微乳剂、悬乳剂等多种,其中悬浮剂22个,占半壁江山,详情见下图所示。
图片
通过对啶氧菌酯混剂统计发现,目前与啶氧菌酯混配的有效成分共8种,其中丙环唑登记最多,为7个,其次为苯醚甲环唑等,个别成分只有1个,详情见下图所示。
图片
啶氧菌酯登记制剂产品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其中西瓜、黄瓜、香蕉、小麦、水稻相对较多,也有铁皮石斛、三七、芒果等作物,防治病害以炭疽病、霜霉病、锈病、水稻稻曲病等居多,详情见下表所示。
图片
图片
啶氧菌酯作为开发多年品种,目前已登记产品不算多,混配成分还有较多待开发空间,同时登记作物可以选择高附加值作物以缓冲成本。鉴于其优异的性能,未来必将在杀菌剂市场赢得一片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