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新季皇冠梨产量、品质、价格、入库情况

作者:网络 2022/8/31 14:36:03
梨是世界性主要水果之一,在我国是仅次于柑橘、苹果的第三大水果(不含瓜类)。我国作为梨的主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全球梨产量的70%以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梨产量为1887.59万吨,占水果(不含瓜类)总产量的6.3%。除海南省和港澳地区外,梨在我国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并形成华北白梨区、西北白梨区、长江中下游砂梨区和特色梨区四大优势产区。我国主栽的品

梨是世界性主要水果之一,在我国是仅次于柑橘、苹果的第三大水果(不含瓜类)。我国作为梨的主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全球梨产量的70%以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梨产量为1887.59万吨,占水果(不含瓜类)总产量的6.3%。

除海南省和港澳地区外,梨在我国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并形成华北白梨区、西北白梨区、长江中下游砂梨区和特色梨区四大优势产区。我国主栽的品种有鸭梨、雪花梨、酥梨、库尔勒香梨和皇冠梨,其中皇冠梨因其皮薄、肉厚、质细、可食率高以及耐储性好、货架期长、产量高等优点领跑鲜梨市场。

新季皇冠梨市场状况

1.产量同比减少

图片

图为河北石家庄皇冠梨生长期间降水情况(mm)

新季皇冠梨生长期间,只有少数产区受到天气影响,多数产区并未遭遇极端恶劣天气,皇冠梨在单产方面受到的影响偏小。同时,多年以来,梨市场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梨收购价偏低。种植效益不佳,梨农选择砍伐果树、改种粮食或者其他效益更好的果树。去年皇冠梨下树至今,部分产区砍树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果农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果农年龄大,或是因为身体不好,不得不放弃管理梨园。多种因素使得新季皇冠梨总产量同比有所减少,但幅度预计有限。

2.品质相对良好

影响梨品质的因素较多,如梨树品质、管理技术、产地气候等。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梨品质不断提高,而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导致产地气候成为影响皇冠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今年皇冠梨产区气候状况整体良好,目前为止未出现冰雹等极端天气,也未出现大规模低温天气,昼温适宜、夜温冷凉,有利于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另外,梨农管理措施相对得当,未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梨树整体长势较好。据调研得到的情况,今年皇冠梨果实整体偏大、果面洁净、次果率低、优果率高,是近几年品质最好的一年。不过,随着下树的进行,采摘期间连续阴雨,导致部分产区皇冠梨出现鸡爪纹,造成品质下降。

3.价格高位波动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除2020年因倒春寒造成严重减产,刺激皇冠梨开称收购价高企外,多数年份收购价都围绕1.5元/斤上下浮动。与去年相比,今年开秤价处于相对高位。今年,半斤以上过手(挑拣)开秤价区间为2.5—3.1元/斤,去年同期为1.3—1.4元/斤;不过手价格为2.0—2.2元/斤,去年同期为0.9—1.1元/斤;次果价格为1.0—1.2元/斤。

截至8月上旬,新季皇冠梨价格可谓一波三折。开秤价在2.5-3.1元/斤;7月5—15日,产区多阴雨,皇冠梨品质变差,部分果面鸡爪纹较多,收购价迅速回调,在2.0—2.4元/斤;随后几日,由于外贸需求旺盛、成熟梨量偏少,皇冠梨价格高歌猛进,重回2.5—3.2元/斤的区间内;7月25—30日,河北产区多阴雨,皇冠梨下树集中,收购呈现供大于求状态,市场每天一个价儿,最终下跌至2.0—2.6元/斤的区间内;8月,河北产区阴雨、降温导致未采摘的皇冠梨出现鸡爪纹,商品率下降,部分收购点停止收购,皇冠梨入库受阻,进而刺激价格上浮,收购价稍微上调为2.2—2.6元/斤。

图片

图为皇冠梨历年收购平均价(元/公斤)

4.库存水平偏低

近几年,皇冠梨库存除2019年外都处于偏低水平。2018年,受4月倒春寒的影响,产区大面积减产;2020年,受4月严重冻害与5月冰雹灾害影响,产区受灾情况比2018年还要严重;2021年,也是不利天气造成皇冠梨减产。上述三年均是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下降,进而造成库存偏低,且这三年库存相差不大。通过调研了解到,今年皇冠梨库存可能与去年持平,甚至略低于去年,但主要原因并不相同。一方面,近期外贸订单转暖,不少经销商积极收购,筹备出口订单货源,导致入库较少;另一方面,今年产量大概率下降,但减产并不是异常天气造成的,而是产区砍树造成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