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种粮补贴发给这些人!跟去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2022/3/15 8:43:59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保持政策连续性,提高政策精准性,便于地方操作执行,此次补贴发放将延续2021年相关政策实施方式。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具体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保持政策连续性,提高政策精准性,便于地方操作执行,此次补贴发放将延续2021年相关政策实施方式。

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具体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对于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可根据服务双方合同(协议)约定,由地方结合实际确定补贴发放对象,原则上应补给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主要承担者。

对流转土地种粮的个人和组织,根据签订的流转合同(协议),确定补贴发放对象。 

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发放方式由各地区在2021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完善。 

要依法依规公开补贴信息,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另据财政部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及时摸底小麦苗情,分析预测极端天气情况,研判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灾情发生趋势,制定资金分配方案,于38日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6亿元。 

其中,安排河北、山西、山东等5省晚播冬小麦促弱转壮稳产措施补助资金7.73亿元;安排江苏、安徽、河南等11个小麦主产省(区)应对防范极端天气促小麦稳产补助资金4.27亿元;安排河北、山西、江苏等15个省(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亿元。重点支持相关省(区)做好小麦促壮稳产、防灾增产及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促进夏粮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全力保障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在2021年国家也发放了将近200亿的粮食种植补贴,与以往相比,此次补贴发放有什么不同? 

第一,时间上提前了。以往发放补贴的时间在6月份,而今年集中于3月份,对于春耕来说,有利于化肥的补贴利用。自开春以来,春耕工作从南向北有序开展,但是化肥原料价格高涨导致农民肥料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很多农民因为投入成本过高而对种植积极性大大降低,国家此次的一次性补贴非常及时,进一步用来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导致了种植成本上涨,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第二,稳定了市场粮食价格。据了解,自2022年来,国际小麦价格涨幅高达40%2月份小麦价格创下近10年的新高,而3月份后又再次刷新纪录。小麦价格上涨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国际粮价的上涨会直接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导致我国粮食也纷纷涨至高位,首居第一的小麦涨价幅度更是首当其冲,其次就是玉米涨价幅度也紧跟其后。粮食价格高涨影响到国内的首先是饲料价格。全球饲料生产商和经销商纷纷提价,猪饲料、禽饲料、鱼饲料均上涨80~160/吨。豆粕最高价为5000/吨,2月末,全国玉米价格达到2720/吨。 

此次的补贴调控: 

一是”强调要加大玉米及大豆的保供稳价力度; 

二是启动了陈稻谷的拍卖来缓解饲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 

财政部要求,各地要聚焦实际种粮农民,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放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做好政策宣传,快速发放补贴,切实提高种粮农民的获得感。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督促指导地方做好补贴发放工作,尽快将补贴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江西省人大代表雷俊建议,要加强对种粮补贴发放工作的检查监督,对申报的种粮户相关信息予以公示,以杜绝虚报数量、滥发种粮补贴等现象,坚持种粮补贴“谁种植,谁享受”的政策,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责任重于泰山。200亿补贴或许只能缓解部分压力,但相信这并非是全部,尤其今年国际粮食市场以及化肥市场的波动较大,相信在政策层面还会有持续的利好释放,后续需密切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