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资店,你为什么越忙越穷?【破局篇①】打破瞎忙幻觉
王老板,李老板,各位守在乡镇一线的农资店老板,今年,你赚到钱了吗?
别急着说场面话,关起门来,咱们自己算算心里那本账:
· 仓库里,堆了多少去年甚至前年的库存?占着你的本钱,落着灰?
· 账本上,记着多少快要成了死账的欠款?催吧,伤感情;不催吧,伤自己。
· 一年到头,厂家业务员来了好几波,这个让你压货,那个让你开促销会。会开了,饭请了,力气花了,最后货都压在你库里了,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
· 回头一看,隔壁老王又在串货砸价,村里的种植大户越来越精,直接去找县级代理了。你被夹在中间,利润越摊越薄。
忙了一年,最后发现,自己就是在给农户垫钱赊销、给厂家、给物流打工,兜里根本没剩下几个子儿。
1. 来,看看这几幅画像,哪一幅里有你的影子?
· 画像一:“高级仓管”兼“催债主任”
每天起早贪黑,不是在店里搬货卸货,就是在去催账的路上。店是自己的,但感觉自己是给上游厂家和赊销的农户打工的。活儿没少干,气没少受,钱没见到。
· 画像二:“会务承办方”兼“免费食堂”
厂家业务员一来,你就得张罗开会。找场地、邀客户、定饭菜,忙前忙后。结果呢?会上热热闹闹,会后订单寥寥。货没卖出去多少,饭钱和礼品钱倒花了不少。
· 画像三:“夹心饼干”受气包
上游厂家压任务、催回款;下游农户嫌价高、要赊账。竞争对手还在旁边虎视眈眈。你谁也不敢得罪,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利润空间被越挤越薄。
别觉得憋屈,因为几乎所有的乡镇农资店老板,都在这个坑里打转!
2. 别再被“努力”这个词骗了
你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为:
· “大环境不好,生意普遍难做。”
· “现在产品太透明,价格拼不过。”
· “厂家支持不够,政策不灵活。”
这些都对,但都没说到根子上。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在同一个乡镇,有人开店风生水起,客户稳定,利润可观?而你的店却门可罗雀,全靠几个老关系在硬撑?
根本的区别在于: 赚钱的老板,早就不跟你在“比谁更辛苦”这个层面上竞争了。他们也许没你跑得勤,没你陪客户喝酒多,但他们的大脑一直在运转。
他们掌握了一个核心的秘诀:赚钱的生意,不是靠辛苦“做”出来的,而是靠脑子“设计”出来的。
这个“设计”,到底是什么?
它是怎么让你从“被厂家业务员牵着鼻子走”,变成“让厂家和农户都围着你转”的?
它又是如何把那些令人头疼的库存、欠款,变成稳定现金流的?
如果你也受够了这种“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的日子,想彻底摆脱这种“越忙越穷”的循环。那么,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你翻身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