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学工厂突发爆炸,除草剂可能将大受影响
中农纵横报道,美国当地时间7月14日晚,陶氏化学公司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地区的一家化工厂发生多次爆炸。爆炸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暂未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该工厂方圆0.5英里(约合805米)范围内的居民被要求居家避难。据称,当地空气监测尚未发现有“危险化学品”泄漏。
陶氏化学在路易斯安那州拥有四个工厂,分别为:普拉克明(Plaquemine)、大海湾(Grand Bayou)、哈恩维尔(Hahnville)和格林斯堡(Greensburg),这四家工厂生产了100多种基本和特种化学品,销往全球。
其中,此次爆炸涉及的普拉克明(Plaquemine)工厂隶属于陶氏路易斯安那运营部,占地1500英亩,拥有23个生产单位(有报道称是12个生产单位),生产50多种不同的中间和特种化学产品,如氯和聚乙烯,用于生产化妆品、洗涤剂、溶剂、药品、粘合剂、各种包装用塑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
普拉克明工厂安全事故,可能催化草甘膦价格上涨
据慧正资讯了解,陶氏化学普拉克明工厂也是拜耳美国草甘膦工厂(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负责为其提供IDA法草甘膦所需的二乙醇胺。
从今年6月初以来,我国草甘膦原药价格持续快速反弹,目前反弹幅度近20%,草甘膦原药前几天还报价是3万/吨,14号就到了3.2万/吨,若本次事故导致拜尔草甘膦生产受到影响,有望催化草甘膦价格上涨。
近期草甘膦价格快速反弹的主要因素
1.开工协同及减产
本次的减产大概率是有意的,因为目前草甘膦原药的利润太低了,前阵子2.65万/吨的时候,毛利一吨只有2000多点,这和最高峰动辄百分之几百的利润相比,他们都懒得开工,除了必要的维护市场占有率,每个原药厂的库存极低。据公开的数据可知,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产量约22.85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31.565万吨)减少8.715万吨,减幅27.61%。
2.部分主要原料涨价,草甘膦成本上升
草甘膦原药的价格和黄磷和甘氨酸、多聚甲醛、液氨的价格紧密的关联,在6月份之前,这些产品价格都是下跌和平稳的,但是过了6月,这些产品就以每日可见的速度在涨价。
3.外需补库动作
6月以来,草甘膦价格下行叠加汇率走弱使得草甘膦出口价格优势显现,海外拿货需求增加,据说近期南美、东南亚、欧洲、非洲均有订单待发,而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草甘膦平均70%-80%都用于出口。只要出口一动,国内草甘膦必定是蜂拥的出去,留给国内的货就不多,就要涨价。
4.西南限电
因为到了夏季,每年云贵川都要限电,每次限电黄磷都要涨,而且西南的草甘膦原药合成厂还比较多,目前西南的草甘膦厂基本都处于停车修捡状态。2023年6月国内草甘率行业开工率为56%,截至7月7日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仅为5万吨。据浙江某上市的草甘膦原药企业公开透漏,他们家现有库存制剂产品已全面告急,排单已到8月底。
综合来看以及通过跟上游制剂厂沟通了解到,本轮草甘膦的行情很可能要延续到9月底国内淡季的时候。就目前草甘膦的制剂来看,757或者747草甘膦铵盐50克规格目前大厂出厂都调价至2元/袋附近甚至2元/袋以上,33%水剂也涨了接近1000元/吨。近期各大草甘膦制剂厂都在酝酿调价。
国内主要的草甘膦生产商包括:兴发集团(中国最大草甘膦生产企业,产能23万吨/年),新安股份(产能8万吨/年),广信股份(6万吨/年),江山集团(产能7万吨/年)。
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情况统计(万t)
数据来源:中农纵横SDIP数据体系
近些年普拉克明工厂发生的安全事故
在2022年4月,同样在陶氏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工厂内,也曾发生过火灾事件,并且发生了氯气泄漏事件。
根据当时的报道显示,当地时间2022年4月18日晚间8点40分左右,位于陶氏化学普拉克明厂区内的奥林化学 (Olin Chemical,2015年3月27日,陶氏化学宣布剥离氯碱业务与Olin合并,交易使得陶氏化学公司获得欧林公司的控股权) 发生火灾,造成了约20多人在30小时内住院,所幸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在更早之前的在2016年底和2017年晚些时候的8个月期间,陶氏化学普拉克明厂区内部的Olin工厂发生了3次氯气泄漏,导致一名合同工受伤,并导致员工疏散和道路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