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行业提振再塑价值之路——中国国际中微肥·新特肥行业发展论坛畅议“中微肥的春天”

作者: 2024/4/16 11:51:07
4月10日,以“发展质生产力,行业提振大行动”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中微肥·新特肥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院士专家观点备受关注,引起与会代表与行业强烈反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涌在主旨报告中强调,农业-工业-信息业的高度融合是大趋势。他说,化肥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健康、国家稳定的战备物资,也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所以,
4月10日,以“发展质生产力,行业提振大行动”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中微肥·新特肥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院士专家观点备受关注,引起与会代表与行业强烈反响。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涌在主旨报告中强调,农业-工业-信息业的高度融合是大趋势。他说,化肥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健康、国家稳定的战备物资,也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所以,化肥养分高效化在推进化肥“减施增效”与农业绿色发展中是主抓手。聚焦肥料科技创新,重视大量元素肥料,增施中微肥元素肥料与有机肥料,对改善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化肥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化肥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不仅事关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而且事关农业的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
肥料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引导,积极拥抱生物技术、微化工技术等前沿科技,实现绿色转型。打造生态农业4.0,需要农业-工业-信息业高度融合。生态农业4.0的产业特点是:更智能化,个性化,更健康。这一理念,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产品和技术需求,促使农资行业必须转型。
图片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表示,科学施肥促进营养健康与绿色发展。科学施肥新理念要求高产、优质、经济、环保,从施肥结构优化上来讲,结构优化——中微量元素市场潜力巨大。这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发与农业应用调研发现,(1)作物产量越高,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就越多;(2)氮磷钾化肥用量增加,加剧了中微量元素供应的矛盾;(3)有机肥料用量减少,中微量元素难以得到有效地补充。所以,充分发掘经济作物节肥潜力,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推进养分平衡供应,实现化肥减量和品质提升,为中微肥元素肥料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图片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名誉理事长白由路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名誉理事长白由路认为,肥料的科学属性与商品属性定义: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他说,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提出矿质营养学说以来,人们对植物营养元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而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植物本身营养生长发育。但随着公众对健康水平期望值的提高,人们开始注意到通过食用植物中富含某种元素的方法来获得人体健康,由此,健康元素进入公众视野。施肥已经从传统的满足植物营养需求拓展到满足人体和动物特殊需要,由此可见,必需元素、有益元素与健康元素都是构成植物健康营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他还特别强调了特肥的概念与种类:所谓的特肥一般是指除大量元素以外、用量较少的一类肥料或类肥料物质。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作了题为《中微量元素的生物激活作用》的专题报告。他从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 、中微量元素的促生抗逆功能、中微量元素的抑病功能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四个方面强调了中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农户对肥料功能的多样化需求趋势明显。这就需要企业在产品功效、定位、增效剂选择上进行策略调整,推出差异性产品。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认为从技术路径上讲,中微量元分两种形态:一种是水溶性。水可溶、浓度高、肥效快,可用作水肥一体化,可精准施肥。但对土壤肥力贡献不大;另一种是枸溶性,即土壤调理剂。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作底肥,肥效慢,不能做水肥一体化。但长效缓释,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功能!他认为,土壤调理方案或许是恰到好处地为植物补充适量的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最佳方案。向土壤补充充足的枸溶性矿质养分——纳米-微米矿物颗粒,并通过植物根系的自主截获吸收来实现全元素平衡营养,破解“植物的隐性饥饿”!当其与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时,还能作为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前驱体,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功能和胶体功能。
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教授姜存仓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教授姜存仓认为,中微量元素的肥料的重要性不必再怀疑,如何引起大众的认识:一是进一步普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知识;二是加强理论创新和微肥产品研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三是研究“土壤-微肥-植物-食品-人体”大健康的调控途径。
图片
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汪洪
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汪洪重点讲解了中微肥、土壤调理剂登记办法与建立标准的重要性。肥料与土壤调理剂登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肥料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登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有下列情形的肥料产品,不予受理登记:一是没有生产国使用证明(登记注册)的国外产品;二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三是知识产权有争议的产品;四是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产品。汪洪主任还对肥料登记行政许可事项服务以及2017年、2022年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说明,并为与会者普及了肥料登记管理与备案的有关知识,并对土壤调理剂、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相关标准进行了说明。
他说从肥料的定义上强调了肥料的内涵:一是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二是提供、保持或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三是肥料形态: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其作用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强植物抗逆性。
图片
河南省土壤调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张传忠
河南省土壤调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张传忠表示,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土十条”出台前, 2016年6月1日统计在原农业部登记的土壤调理剂42个;出台以后,土壤调理剂行业发展迅速,从事土壤调理剂生产的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产品种类花样繁多。
资料显示:截止到2024年4月5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土壤调理剂有218个,将近八年的时间里,增加了5.19倍。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吹响了土壤修复治理的号角。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酸化土壤治理、盐碱地治理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土壤调理剂发展吹响了进军号。
图片
郑州大学教授/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汤建伟 
郑州大学教授/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汤建伟认为,中微肥(土壤调理剂)与生物刺激剂耦合促进产品提质增效。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深化,磷复肥产品“减施增效”提质的要求日益强烈,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的需求日益紧迫,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中微肥(土壤调理剂)与来源天然、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功效的生物刺激剂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
图片
农业农村部华中耕地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年介响
农业农村部华中耕地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年介响强调了中微肥-新特肥运营破局,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与主战场,好产品、优秀管理者与团队建设缺一不可。
图片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协会副秘书长孙丰阁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协会副秘书长孙丰阁作关于中微肥团体标准制定方面的说明。
图片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秘书长马春艳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秘书长马春艳作了题为《行业提振 聚力前行》的专题报告,她强调:举旗聚智 行业提振 再塑价值 新质赋能,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发挥中微肥分会应用的作用,是本次论坛举办的核心思想。未来分会开展工作的五个抓手: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二是研讨产品技术路径;三是规范产品引导需求;四是加强行业智库建设;五是拓展功能贴心服务。分会将组织好“中微肥·新特肥--行业提振大行动”调研走访工作,全年计划走访50家企业,培养10家行业标杆和发现30个明星产品,发展新会员20家,为举办行业发展大会与会员会做好铺垫。
图片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不仅是基础、是支撑,更体现强国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成色。而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所履行的职能与开展的工作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不仅事关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而且事关农业的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因此,举办2024中国国际中微肥·新特肥行业发展论坛,必将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中微肥·新特肥的思想认识,推动中微肥·新特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蓄力赋能。
图片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会长、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晓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会长、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晓表示,中微量元素是植物健康生长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元素,对作物产量及品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中微量元素肥和特种肥料,不仅对促进作物增产、品质提升、农业增效和减少环境风险等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实现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措施。金正大作为新型肥料领域的“领航员”, 始终坚持“科学至上、创新引领”核心价值观,建有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获得专利386项,已在中微量元素、生物刺激剂、特种肥料方面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并根据产品类型、作物类型、区域特征等开发出了系列增效方案和解决方案,金正大也愿意以开放的心态,与大家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构建各方联合共赢的协作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中微量元素及特种肥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举旗聚智、提振行业、再塑价值、新质赋能、乡村振兴。论坛的使命是为我国中微量元素肥料、新特肥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强的思想策源和智力支持,同时根据行业现状、企业和专家学者反映的建议、意见和诉求,为中微肥、新特肥在国家政策制定中建言献策,为政策、决策制定提供意见参考和思路指引。
在座谈交流环节,来自广西荔浦荔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阳光亮表示,中微肥在柑橘种植提质增产上效果非常明显,聚碳钙镁含有氮,但偏偏又能控树旺还安全,一年少打几次药,该产品颠覆了传统的施肥习惯。因为聚碳钙镁含有N,但偏偏又能控旺,且非常安全。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春华表示,中微肥大家知道都缺乏,但又不主动去使用,原因是大田粮价不稳,经济作物收益没保障,往往是投入高产出低,这是中微肥在推广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新疆黑色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英哲表示,好原料是好产品的后盾,现在市场上产品多,但因原料选择不规范导致产品品质相差许多,往往是好产品受到劣质产品冲击,正规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河北玉田县临西镇七里庄村科技种植大户高树山认为,不论是中微肥还是新特肥,都得用效果说话。现在市场上不缺产品,缺的是好产品与种植技术,农民需要种植解决方案,好产品如果使用不当,照样出不了效果。

这是一场在大量元素使用过度、农业要持续高产、品质要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在土壤中微量元素与有机质缺乏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业盛会。必将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中微肥-新特肥的思想认识,推动中微肥·新特肥产业的快速发展。

会议启动了中微肥-新特肥行业提振大行动。
图片
会议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主办、中微肥行业分会承办。会议得到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德钾盐(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岭市泽国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河北新宜化肥有限公司、衡水东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虎尊(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富瑞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