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

作者:庄稼补习班 2024/11/25 15:55:15
最近,读者对林下种植的热情很高,不时来咨询如何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的问题,林下种植是一项投资,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下面是我思考的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一、优化种植品种选择选择高价值作物挑选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的林下种植品种。例如,一些珍稀的中药材如铁皮石斛、金线莲等,在林下仿野生种植环境下生长良好,且市场价格昂贵。这些药材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相对稀缺性,深受药企和消费者的青睐。对于观赏花卉


图片

最近,读者对林下种植的热情很高,不时来咨询如何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的问题,林下种植是一项投资,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下面是我思考的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一、优化种植品种选择

选择高价值作物

挑选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的林下种植品种。例如,一些珍稀的中药材如铁皮石斛、金线莲等,在林下仿野生种植环境下生长良好,且市场价格昂贵。这些药材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相对稀缺性,深受药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观赏花卉,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新颖性的品种。如高山杜鹃、珙桐等特色花卉,在合适的林下环境中种植,作为观赏苗木出售,经济效益可观。


选择生长周期短且收益快的品种

除了长期投资的木本植物外,适当搭配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草本植物。例如,林下种植叶菜类蔬菜,像生菜、菠菜等,生长周期短,一般 30 - 60 天就可以收获。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资金回笼快,同时也能充分利用林下空间。


选择多功能品种

选择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品种。例如,种植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出售,另一方面其固氮功能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林下其他植物的生长。



二、合理规划种植布局

立体种植模式

采用多层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林下的垂直空间。例如,在高大的乔木林下,种植中层的灌木状经济作物(如蓝莓)和下层的草本植物(如草莓)。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植物在光照、水分、养分等资源的利用上相互补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预期产量,确定每种植物的种植间距。比如,在核桃林下套种花生,核桃树的种植密度要考虑其成年树冠的大小,保证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花生的种植密度要保证能够充分利用林下光照和土壤资源,达到最佳的产量。


轮作和间作模式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林下先种植一季豆科植物,下一季节种植十字花科蔬菜。豆科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残体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有利于后茬蔬菜的生长。

间作不同的植物可以发挥它们的互补优势。如在松林下间作魔芋,松树的遮荫环境适合魔芋生长,魔芋的种植又可以抑制林下杂草的生长,同时两者的收获季节不同,这样可以在不同时间获得收益。



三、加强种植管理技术

精准施肥技术

根据林下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和种植植物的营养需求,进行精准施肥。例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林下植物提供适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这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降低成本。

利用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林下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其抗逆性。


高效灌溉技术

安装节水灌溉系统,如滴灌、微喷灌等。这些灌溉方式可以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减少土壤的板结和养分流失。

根据天气和植物需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利用气象数据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灌溉,确保林下植物在干旱时期能够及时得到水分供应,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产量。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例如,在林下释放害虫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控制害虫的数量。同时,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设置诱虫灯、诱虫板等物理防治设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的传入。在引进林下种植种苗时,要严格检查,确保种苗不带病虫害,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拓展销售渠道和产品附加值

多元化销售渠道

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合作关系,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签订销售合同。例如,对于林下种植的水果,可以与果汁加工厂、水果批发商等合作,确保产品有稳定的销路。

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将林下种植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展示和销售林下种植的特色农产品、中药材、花卉等,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等展会活动,展示和销售林下种植产品。这些展会是展示产品特色和优势的良好平台,可以吸引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拓展销售渠道。


增加产品附加值

对林下种植产品进行深加工。例如,将林下种植的水果加工成果酱、果干、果汁等;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提取物等。深加工后的产品不仅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开发林下种植产品的旅游功能。结合林下种植,开展观光农业、采摘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例如,开设林下采摘园,让游客体验采摘林下水果、蔬菜的乐趣,同时可以在景区内销售林下种植的农产品和特色纪念品,增加收入来源。



五、降低成本

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充分利用林地现有的资源,如树枝、树叶等作为有机肥料,降低肥料成本。


机械化作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小型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六、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突出林下种植产品的绿色、生态、无污染等特点,树立品牌形象。

比如创建“林下有机蔬菜”“森林生态药材”等品牌。


品牌宣传推广

通过参加农业展会、举办产品推介会、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要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种植模式、产品质量、销售渠道、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