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尿素出口配额60万吨,背后有何深意?
11月6日,有关部门发放了第四批尿素出口配额,数量在60万吨左右。笔者认为,此举意义重大:
一、用行动澄清了化肥保供稳价的目标
化肥保供稳价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既要保护农民利益,也要兼顾企业利益。在两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选择舍“鱼”(企业利益)而取“熊掌”(农民利益)。这是2024年尿素几乎零出口的原因。
近期,尿素跌到了历史最低价的水平,尿素的肥粮价格比处于历史低位,这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打压尿素价格。而是要更多地考虑企业利益,保就业和经济增长,促进尿素价格的止跌反弹。
在出口利润高达1000元/吨以上和国内尿素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增加尿素出口配额,可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如果尿素进一步降价,企业因为亏损被迫停产,真有利于保供吗?适量增加出口,调动尿素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是不是更加稳妥的保供策略?
第四批尿素出口配额的发放,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化肥保供稳价的目标:在企业和农民利益之前取得平衡。
二、有利于树立国际可靠供应商的形象
2024年尿素零出口,2025年出口量高达近500万吨,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优先保证国内供应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并不违反世贸规则。2024年,为了优先保证国内供应,中国的尿素才零出口。在满足了国内供应的情况下,2025年中国尿素出口量大幅提升,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尿素的可靠供应商,没有把贸易当做武器。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如果其他国家都把中国尿素当做不可靠供应商,就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尿素产业,即使近期摆脱不了对中国尿素的依赖,但长期看,一定会反噬中国的尿素行业。
第四批尿素出口配额的发放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可靠供应商地位。这有利于国内尿素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尿素的出口有利于反哺国内
如果一个尿素企业分到5万吨出口配额,相当于增加了5000万元以上的利润。内销即使亏损200元/吨,若出口了5万吨,即可以实现25万吨尿素生产的盈亏平衡。这是不是能调动尿素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是不是用出口的收益补贴中国农民?尿素做到了内卷不外卷,用出口补贴国内。尿素的出口经验可成为其他行业的出口模板。
综上,笔者认为第四批尿素出口配额的发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市场上最大异议是配额的发放造成了尿素价格的上涨。但即使尿素价格的涨幅高达100元/吨(山东尿素出厂价格也仅在1600元/吨左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仍然处于合理肥粮价格比的区间下限,不仅没有损害农民的利益,反而促进了尿素企业的满负荷生产,从中期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