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会】杨福孙:槟榔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控技术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海南槟榔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杨福孙
种源与种苗问题:(优质高产获性)——遗体决定,需要品种选育与种苗培育。
病虫害的问题:当前黄化病蔓延趋势难阻,需重视母树不带毒,避免种苗带毒。需要有针对性的黄化防控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产量不高且不稳定:产量不高(平均2.5—4kg/栋),量不稳定(从无到25kg/株范围),导致种植户效益不稳定。品质还不是目前最关键问题。需要科学管理与保花保果。
优质健康培育原则:海南本地种(果型与品质)、高产种(表型与遗传)、不带病母树(树龄与带病性)、成熟度(不同成熟期的差异)、种苗生长健壮(时间与大小)。
为什么需要本地种?什么是本地种?本地有哪些种?为什么缺少优良种?
海南本地种是一种生态类型,需核小、高产、母树不带病、果实成熟度好且培育壮苗。
包括根、茎、叶、花等器官特性。譬如槟榔的根为须根且有气生根,茎杆希望短节间,叶是羽状复叶,花为雌雄同株同序但不同时开花,授粉难。
以及槟榔对于环境需求:喜水,对温度要求高,低于16℃生长受影响,前期需遮阴。水、温度、光照等对于槟榔生长影响也比较大。
定植与移栽
槟榔什么时候移栽?移植后又如何管理
选苗:本地苗?一年生或两年生苗?
种植密度:110还是150株?
定植时间:春季还是秋季?
定植:挖沟还是坑?深度?是否起垄?
基肥:施多少?怎么施?为什么?
春季定植较好,种苗大、成活率高;也可秋季8 — 10月定植,但要注意低温影响。建议施有机肥做底肥,平地挖坑种植。
除草——槟榔园如何防草?
人工除草与除草剂除草相结合,避免过度使用除草剂。
槟榔为什么需要保花保果?主要就是产量不高(平均2.5—4公斤/株),产量不稳定(从无到25公斤/株),导致效益稳定。品质还不是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槟榔产量的关键因素:花序数、株数、雌花数量、抽生叶片数(决定花苞数)、结果数(坐果率)、果实重量(青果采收重量)等
槟榔保花保果思路:如何提高花序数量?如何提高花的质量?如何提高授粉成功率及坐果率?
花序数量受什么影响?如何提高花序数量?
主要受树体叶片数量(前一年叶片)、气候(温度及热度)、管理水平(营养及水分)等影响花序数。
要注意4—9月提供合理的配方肥,促进叶片抽生,重点在越冬肥施用时期与调控。
花的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高?
树体养分要不肥不瘦,如何把握?气候(温度及热度,尤其低温),水肥管理(尤其是元素搭配)等都会影响花的质量。要注意水肥调控,抗高低温调节物质,合理元素搭配与适时施用。
槟榔授粉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高?
粉源多少、花粉活力强弱、柱头活力强弱等影响授粉,可以通过降湿,增通风,减少虫害;
保证适度温度(增湿降温,减虫害);提高雌花质量(大花,增加中微量元素 肥,调理剂)等提高授粉。
第一次越冬肥,在9—12月施,施用有机肥(可以是一般有机肥,也可施用较好的有机肥),如好的有机肥2—3公斤/株,看种植地块与植株大小+平衡性复合肥,如N-P-K 15-15-15或20-20-20(大牌子会更有保障),0.2—0.3公斤/株。
叶面肥(氨基酸(400倍)或海藻肥(1000倍)+胺鲜酯+磷酸二钾(1000倍),每15—20天/次,连续3次,尤其在低温来临前,效果更好。
第二次为促叶长根肥,在根系生长和抽叶期使用。以需要偏一点氮为主,一般在每年的2—6月份施用(埋施,经济角度分析?),可用N-P-K 20-10-20(复合肥),0.3公斤/株,同时在防治病虫害时增施叶面肥(海藻酸+尿素0.5%浓度;或氨基酸(益施帮1000倍)+10%胺鲜酷1000倍+尿素0.5%浓度)。
要使槟榔生长快速,需要水肥设施或人工配施水肥浇溉:水肥一体化,每15—20天1次,可用功能性肥,如鱼蛋白(如鱼胜250倍)+氨基酸肥(益施帮1000倍)或海藻肥(500倍),也可使用部分腐殖酸水溶性肥+菌肥,促进生根与叶片抽生。
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入冬肥(称为大肥)——时间:9—12月;原则:有机肥为主,化肥混合为辅。
参考方法:一般性有机肥或高有机质肥均可,看自身条件,如羊粪、牛粪,蚯蚓粪等5—7公斤/株,豆饼肥2—3公斤/株;同时施用高钾性复合肥0.5—1.0公斤/株,可选用大品牌,如18-5-26(新洋丰的简惠复合肥),中化的蓝麟复合肥等都是高硫基或高塔型。配合施用促花芽分化的元素肥(补充钙镁硼锌中微量元素,整合态钙镁硼更好)以水肥为主+2%复硝酚钠水剂(3000倍)。
叶面肥:氨基酸(1000倍)+0.01%—0.015%共基素(云大2000倍)或用10%胺鲜酷1000倍进行叶片喷施。
第二次为花前及花期肥——时间:2—6月:原则:以保花和促叶相结合的追肥方式。
方法:以磷钾为主,配合一定量氮素+看树势调补中微量元素:若有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水肥补充最好。
埋施:氨磷钾15-5-25复合肥0.5公斤/株水肥:钙镁硼锌(中微量元素肥)或整合态钙镁氨基酸肥(800倍)+鱼蛋白(250倍)。
叶面肥:海藻酸(1000倍)+0.004%芸苔素内酷(云大120 1000倍)+2%复硝酚钠水剂(3000倍)。
第三次为膨果肥——时间:在6—9月,膨大肥,提高氮肥的施用,以促进果实膨大和叶片的生长(氮、钾平衡肥)。
埋施:少用,以水肥和叶面肥为主。
水肥:氮钾平衡肥(20—20—20,500倍)+腐植酸肥(300倍)+鱼蛋白(250倍),此期特别注意氮的用量。
叶面肥:以增加光合及抗高温为主:谷胱甘肽(400倍)+中微量元素肥(益施秋实1000倍)+10%胺鲜酯1000倍。
此外,杨福孙还简要介绍了,目前槟榔主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炭疽病、芽腐病、叶鞘腐烂病、细菌性条斑病、藻斑病、煤烟病、病毒病、槟榔黄化病等病害,红蜘蛛、红脉穗螟、介壳虫、粉虱、红棕象甲、椰心叶甲、蚜虫、鼻涕虫等虫害,以及日灼、低温冻害、除草剂药害等非生物胁迫。
用药的时候注意使用两次之后,轮换药剂或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