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桃树结果枝出出进进、圆圈打转的更新理念?
结果的早晚、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取决于骨架的建造和树形整形,树势的平衡要从细节开始,成功來源于细节。
张文和老师说“修剪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形”。桃树整形修剪成功与否,我认为看你桃树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多少,丰产、稳产、优质和桃树丰产的年限。可以这样说,“牢固的骨架是死的、不变的”。但是,枝形是在不断的变化,从幼树~大树~老树生理内在特性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幼树长势强旺,以长果枝结果为主会逐步过渡到中果枝结果为主,主(干)枝上2~5年容易育成副芽萌发新梢变为育芽能力降低而使新梢减少,变为以枝组形式轮换结果;上强下弱现象会逐步突现,树由结果枝、发育枝丰满会逐步变得不丰满而使中下部产生脱节光腿现象发生。所以,枝形是在不断变化。
不管是主干形、Ⅴ字形、三、四主枝小开心树形,采用的修剪模式都是一棍的修剪手法,中上部绝对不允许有较粗较大的结果枝组出现。
桃树的营养生长量很大,越强旺枝叶片多,管道粗,争夺营养多,2个多月就容造成枝势的两级分化,所以,就必须给桃树进行一次夏剪来平衡枝势。否则,中上部打了个伞,盖了个帽,下部光照条件就恶化了。
见光差的发育枝肯定就弱或者死亡,说明只允许在主(干)枝上培养中、小枝组进行轮换更新结果。幼树主(干)枝开头直接着生结果枝(近),采用一疏一留法进行结果枝更新,4~5年间副芽就少了,利用副芽更新就困难了,就得及时转为短截、回缩手法进行单枝和双枝更新了。变成枝组形式存在了,新的结果枝就离主(干)远点了,就叫(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做法就是“去远留近的、去老留新”的修剪方法。这种较直立的主干形和小角度的开心形往往上部光照好、长势强,结果枝发枝多,采用以上方法好更新,中下部相对弱点,特别是夏管、夏剪做不到位的,部分近处结果枝芽萌发枝少,而且枝小、弱,延长头新梢却长得好、花芽质量好(外围通风条件好)。
如果再采用去远留近,去老留新手法修剪就不妥了。近处弱枝、小枝花芽见光少、质量差,肯定结不下大果、好果了。所以,结果枝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近处弱枝、小枝疏除,减少养分消耗,用远处延长头好的结果枝结果,使枝下垂,就能促使近处极短枝萌发新梢作为下一年更新枝,就是去近留远(也叫废枝利用)也叫(出)。
第二年再采用回缩老枝、疏弱枝、短截强枝的方法进行新枝轮换结果,就叫(进)。只有在同一枝组上有进、有出,进行结果枝更新,才能保证靠近主(干)枝有好的结果枝存在,就不会造成脱节现象发生了。枝背上芽生长方向刚好斜生的就留背上条,两侧芽长得好的就留两侧条,如背后芽长得角度好的就留背后条结果,就叫做“出出进进,远远近近,圆圈打转"更新法。
一疏一留,去老留新
去远留近,疏除背上芽
截一留一,去老留新
去远留近,去掉下垂枝,基部没芽,留远芽
去近留远,结好果
背上芽方位好的留背上芽做下年更新枝,就近了。
先远后近,轮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