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唑并嘧啶类杀菌剂——唑嘧菌胺,距离专利届满不足2年!

作者: 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2023/12/20 10:04:47
由于卵菌病害传播途径多样,以及化学药剂过于频繁、超剂量及单独施用,卵菌病害近些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开发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能够有效减少药剂对病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的产生。唑嘧菌胺作为三唑并嘧啶类新型杀菌剂,作用机理新颖,能有效防治晚疫病、霜霉病、疫病等卵菌病害,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有效成分!一、产品简介中文通用名称: 唑嘧菌胺英文通用名称:Ametoctradin
由于卵菌病害传播途径多样,以及化学药剂过于频繁、超剂量及单独施用,卵菌病害近些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开发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能够有效减少药剂对病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的产生。唑嘧菌胺作为三唑并嘧啶类新型杀菌剂,作用机理新颖,能有效防治晚疫病、霜霉病、疫病等卵菌病害,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有效成分!

一、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 唑嘧菌胺
英文通用名称:Ametoctradin
化学名称: 5-乙基-6-辛基[1,2,4]三唑[1,5]嘧啶-7-
CAS登录号:865318-97-4
分子式: C15H25N5
相对分子质量:275.4
结构式:
图片
理化性质:唑嘧菌胺原药为白色晶体,无味。熔点:197.7198℃;沸点:沸点前分解,分解温度234℃;蒸气压(20℃):2.1×10-10 Pa;辛醇-水分配系数(pH 720℃):2.51×104(计算值);离解常数pKa25℃):2.78;密度:1.117 g/cm3。溶解度(2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5 mg/L;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7200 mg/L,甲苯中为100 mg/L,乙酸乙酯中为800 mg/L,丙酮中为1900 mg/L
毒性: 经权威文献查询,唑嘧菌胺原药属于低毒农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雄/雌)>2,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雄/雌)>2,000 mg/kg,吸入LC504h,雄/雌)>5.5 mg/L
作用机理:三唑并嘧啶类杀菌剂,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唑嘧菌胺可与真菌呼吸复合体中的标桩菌亚位点结合,从而抑制线粒体呼吸并致其死亡。
二、登记情况
国外登记情况
澳大利亚登记情况
图片
新西兰登记情况
图片
英国登记情况
图片
加拿大登记情况
图片
美国登记情况
图片
国内登记情况

100.jpg


三、专利情况

唑嘧菌胺尚处于专利保护期内,2005年巴斯夫公司申请了相关化合物专利,包括PCT专利:WO2005087773;欧洲专利:EP1725561;美国专利:US9487519B2。这些化合物专利都将于2025年到期。
中国专利:CN1930166B,申请于2005年3月8日,将于2025年3月7日期满;发明名称:5,6-二烷基-7-氨基三唑并嘧啶,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防治致病性真菌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
四、市场前景
近年来,卵菌病害造成的晚疫病已经发展成为马铃薯第一大病害,霜霉病和疫病等也成为黄瓜等蔬菜的主要病害。卵菌病害繁殖传播速度快,易暴发性流行,对农业生产威胁严重。唑嘧菌胺作用机制新颖,对卵菌病害具有良好活性,可以用于马铃薯、葡萄、黄瓜、辣椒等作物防治晚疫病、霜霉病、疫病等病害,其市场潜力巨大,感兴趣的企业可以多多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