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复肥龙头企业成2021年度最大赢家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2/5/15 10:10:38
2021年整个农资行业面临着全球疫情反复,能耗双控政策出台、原材料价格大涨,出口受限等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不乏机遇,这从各家已发布的财报数据中有着最为直观的体现。 那么,2021年,到底哪家上市肥企最赚钱,谁又是年度最强吸金王? 已发布整理的21家企业财报显示,云图控股、新洋丰、史丹利、六国化工、司尔特、华鲁恒升、湖北宜化、华昌化工、辉隆股份、川发龙蟒、泸天化、阳煤化工、藏

2021年整个农资行业面临着全球疫情反复,能耗双控政策出台、原材料价格大涨,出口受限等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不乏机遇,这从各家已发布的财报数据中有着最为直观的体现。

 

那么,2021年,到底哪家上市肥企最赚钱,谁又是年度最强吸金王?

 

已发布整理的21家企业财报显示,云图控股、新洋丰、史丹利、六国化工、司尔特、华鲁恒升、湖北宜化、华昌化工、辉隆股份、川发龙蟒、泸天化、阳煤化工、藏格矿业、三孚股份、鲁北化工、亚钾国际、川恒股份、川金诺、沧州大化、柳化股份20家都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可谓是全线飘红。

 

其中,新洋丰实现营收118.02亿元,同比增长17.21%,实现净利12.10亿元,同比增长28.22%。云图控股实现营收148.98亿元,同比增长62.74%,实现净利12.32亿元,同比增长147.06%


史丹利实现营收64.36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净利4.25亿元,同比增长47.81%。司尔特实现营收39.90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净利4.57亿元,同比增长54.87%。六国化工实现营收59.85亿元,同比增长24.08%,实现净利2.37亿元,同比增长41.26%。湖北宜化实现营收185.4亿元,同比增长34.33%,实现净利15.69亿元,同比增长1255.01%


33.jpg

 

根据数据不难看出,2021年化肥行业企业虽都承压前行,但都交出了骄人的业绩答卷。尤其是拥有磷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磷复肥龙头企业,在粮价和原料价格持续上行的拉动下,相关肥料品类的量价齐升,进一步拉升了企业整体的销量和盈利水平,进而催肥了业绩,无疑是2021年度最强的吸金王、最大的赢家。

 

这两年肥企连年的骄人业绩将继续催热肥料行业的景气度,提振行业信心,也为2022年行业的景气运行及第一季度的销售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磷复肥企业的第一季度业绩应该也会延续亮眼表现,这些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将再次得到夯实。

 

34.jpg

 

2021年,新洋丰实现营业收入约118.02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2.10亿元,同比增长28.22%

 

优异业绩背后,3大经营亮点不容忽视:

 

1.产品序列齐全,创新体系完善,竞争优势突出。新洋丰在全国建有11个生产基地,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约900万吨。公司产品覆盖磷肥、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三大板块多个系列,产品系列在行业内完备齐全,多品牌矩阵满足了经销商与消费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和对高品质复合肥的需求。

 

2.磷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产业协同能力强。新洋丰坚持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迄今已具备磷酸一铵年产能185万吨(全国第一)、钾肥进口权(复合肥销量前3家企业中唯一)、磷矿石90万吨/年生产能力,配套320万吨低品位磷矿洗选能力和配套生产合成氨15万吨/年能力等。

 

20214月,新洋丰10亿元可转债完成发行,用于年产30万吨合成氨技改项目。合成氨项目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等先进技术,降本增效,亦可以增强公司抵御上游原材料大幅波动风险的能力,促进稳健经营。

 

3.强化技术服务,注重模式创新,激发营销活力。2021年,新洋丰进一步强化营销模式创新,深化技术服务,推动改革示范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在其营销系统全面推行三人组作业模式,使技术服务人员与销售人员两支队伍更加紧密融合,以客户为中心,准确传递产品价值,做好种植指导与售后服务;继续打造智慧农业服务中心项目,推动技术服务,促进新品销售模式落地。同时为实现新型肥料的迅速放量,决定成立河南改革示范区;2022年初,新洋丰继续扩大改革范围,将山东市场同步纳入示范区。力争通过管理、队伍、产品和模式全方位的改革,为全国市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聚焦资源,打造区域标杆市场,建设营销高地。

 

35.jpg

 

2021年云图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48.98亿元,同比增加6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加147.06%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2021年云图控股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乘势而上,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夯实复合肥主业,稳步推进联碱和磷化工业务,把握新能源市场机遇,开辟新赛道,打造全产业链核心优势,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动力,提升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时,云图控股2021年立足自身产业资源优势,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方向,实施“资源+营销+科技+服务”四轮驱动营销模式,持续推进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加快公司从复合肥制造企业向高效种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不断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研发力。

 

2022年,云图控股将持续夯实总成本优势,围绕品质农业、减肥增效、土壤修复和乡村振兴四大战略,通过产品优化、品牌塑造、模式创新、业务拓展等、系列举措,不断提高行业影响力、扩大市场销量和占有率,持续提升为社会、客户、企业、员工创造价值的水平和能力。同时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多产业板块联动发展。

 

36.jpg 

 

2021年史丹利实现营业收入64.36亿元,同比增长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47.81%

 

业绩增长源于产品销量的增加和产品利润空间的扩大。2021年史丹利在生产及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方面提质增效;通过灵活采购方式,有效降低了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在营销及品牌建设方面,重点驱动经济作物肥料的市场份额,实现产品销量共230.35万吨;在产品研发方面,新推出了11款中微量元素肥及酸性复合肥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园艺肥业务成为史丹利近年来业绩增长的亮点。2021年,园艺肥业务实现全网零售额4061.07万元,同比增长124.49%,推出了大树营养液和有机营养土等四款产品,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在园艺肥销售模式方面,探索了互联网销售平台的运营模式,尝试直播卖货、达人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


在产业链协同和新项目建设方面,史丹利执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战略规划。2021年,史丹利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取得了黎河肥业51%的股权,这是公司迈向产业链上游的第一步,将筹建100万吨绿色高效复合肥项目,助力黎河肥业成为华北和东北地区磷复肥头部企业之一。

 

同时,史丹利在南方地区也积极推动着磷产业链布局,与湖北宜化及其控股子公司拟在新能源材料与磷化工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7.jpg

 

2021年六国化工实现营收59.85亿元,同比增长2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2021年公司大力拓展渠道能力建设,整合子公司销售资源,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六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公司本部及部分子公司产品销售业务“统一”起来,推进“大营销”“大采购”策略落地生根,更好发挥品牌和规模优势,加速营销模式变革。同时,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结构升级调整,大力推进新产品销售,推进“新品+差异化”营销策略,在控失肥、中微量元素肥、海藻肥、系列专用肥、水溶肥、有机肥、菌肥、水产肥、土壤调理剂等基础上,继续推出三倍素、黑马、六百麦等复合型多功能肥料,全年销售新产品33.48万吨。

 

六国化工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从生产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实施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向四周拓展的营销战略布局,立足国内,提升周边市场、省内市场占有率;面向国际,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着力调整市场和产品结构,融合“市县经销+乡镇直销+大户零售”模式,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服务、线下销售渠道并行,聚合原材料采购渠道优势、提升议价能力,推动公司实施大营销、大采购发展战略。

 

38.jpg

 

2021年司尔特实现营业总收入39.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87%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2021年公司始终秉承“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兴企、循环发展、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横向延伸产业门类,不断加大测土配方肥的技术研究和生产力度;纵向不断拓展上下游配套领域,在公司已拥有硫铁矿资源的背景下,通过收购路发60%的股权,进而全面控制了其优质磷矿资源,保证了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同时积极预判行情,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把握市场行情,有效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另外,公司在保证现有磷复肥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磷矿石资源进行整合和后续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公司长期平稳的发展。

 

司尔特表示,未来公司紧紧围绕“规模化、资源化、高端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引领亿万农户,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格局。聚焦主导产业,突出抓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区域竞争能力,加大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充分挖掘磷石膏的创新利用与循环发展;同时在保证现有磷复肥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磷矿石资源进行整合和后续的开发利用,加快对磷化工产业布局,主动进军新能源化工生产配套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