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价格腰斩,加速迭代优化是破局关键
若问初夏是什么味道的,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是荔枝味的。每年的 5 月下旬开始,荔枝都会冲上热搜,果肉晶莹剔透,软脆浓滑,让人口水直流。
作为南方热带果品中的骨干作物,荔枝在中国有超过 2000 年的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荔枝最初作“离枝”,《扶南记》记载:“ 荔枝之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 其枝,故名离枝。”
提起荔枝,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关 于荔枝的诗句:从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到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丘浚的“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 肌肤罩绛纱”,再到李师中的“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可以说,荔枝的绝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浪漫回响绵延不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荔枝的国家,是荔枝的原产国。种植范围分布在北纬 18°—28°,北至四川南部的合江县, 南至海南岛五指山一带,贵州、浙江、台湾等地也有零星分 布。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台湾是目前国 内最具种植规模、最负盛名的 7 大主产区。 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数据,2022 年全国荔 枝种植总面积 789.11万亩,荔枝产量 253.1万吨。其中,2022 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396.99万亩,广西荔枝种植面积301.43 万亩,海南荔枝种植面积 32 万亩,福建荔枝种植面积 21.22万亩,四川荔枝种植面积 18.11 万亩,云 南荔枝种植面积 14.10万亩。2023 年全 国荔枝种植总面积约 790万亩,预测产 量约329万吨。 在这 7 大主产区中,两广地区(广东、广西)荔枝年产量合计在全国所占比 重常年保持在 80% 以上,是我国最主要 的荔枝生产区域,集中在5—7月上市, 在全国属中晚熟产区。 其中,广东为中国荔枝适栽地域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优良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科研实力最强、 连片种植面积最大、最先出台荔枝产业 保护条例、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是第一大主产区。广东茂名种植面积近 140万亩,年产量近 60万吨,约占全国 的 1/4、世界的 1/5,可以说全球每 5 颗 荔枝里,就有 1 颗产自茂名。 荔枝产业一派繁荣之下,也存在发 展隐忧。例如今年荔枝不再是因为高价 上了热搜,而是因为“荔枝卖出蔬菜价"上了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广东产地的 荔枝批发价格为 5 年来最低,往年零售价50多元/斤的糯米糍荔枝,今年批发价跌到了15 元 / 斤,桂味荔枝的批发价跌到 了 5 元 / 斤。 今年的荔枝降价幅度究竟有多大?据江 南果菜批发市场官网公开价格得知,5 月上 旬,荔枝批发价普遍在 13 元 / 斤以上。进入 5月中下旬,荔枝批发价逐步回落,到 6 月已 降至 7 元 / 斤左右。而截至 6 月底“,顶流”妃 子笑价格由 15 元 / 斤,降到了前所未有的 10 元 3 斤,桂味、糯米糍这些高端品种也普遍 比去年便宜了 20% 不止。桂味荔枝零售价由 18 元 / 斤,跌到 4—5 元 / 斤,糯米糍荔枝由 原来的 30—50 元 / 斤,跌到 10 元 / 斤,黑 叶荔枝价从 5—6 元 / 斤,跌到 2.0—2.5 元 / 斤,价格可谓直接“腰斩”。 价格“大跳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今年 是荔枝的丰收大年,各地荔枝产量大,但需 求并没有增加很多,再加上集中扎堆上市,供 大于求,价格自然上不去。 荔枝是“大小年”现象最突出的作物,极 易陷入“丰产不丰收” 的怪圈。 从 2020 年开始,在栽培管理技术日益 成熟和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荔枝产量连续增长,基本保持在250万吨以上,连续迎来丰收大年。 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数据, 2023 年全国荔枝种植总面积约 790万亩,预 测产量约 329万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产区荔枝产量均有提升,预计总产量有望突破近 5 年纪录峰值。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 年,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约 401 万亩,预计今年产量 179万吨,比去年增长 22%,或创五年来新高,多个果园产量普遍有两到三成的增加,有的甚至达到六成,仅茂名就贡献了近 60 万吨的产量。近三年的产量数据分别为:135.09万吨、151.62 万吨和 126.89万吨。从 产量数据上看,广东已连续 4 年是荔枝“中 大年”。 据广西农业农村厅数据,今年广西荔枝 种植面积超过 247万亩,产量预计达 97万 吨,其中钦州产量就达 50万吨。海南省农业 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海南荔枝种植面积约33 万亩,产量达到 23 万吨。其中,海口市荔枝 种植面积 12.65万亩,产量 8.6 万吨,是去年的 2—3 倍。 钦州市正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瑞表 示,荔枝“大小年”都伤农,像今年普遍高产,集中上市之后,果农就会遭遇商贩压价,只能贱卖。一亩荔枝的种植成本由化肥、人工、种苗等构成,总体成本约 1500 元,而一亩荔枝大概能产 400 斤,除去成本,一亩荔枝的利润在 2500 元左右。如果再算上管护和采摘的人工成本,果农就要赔 钱了。所以,这几年,虽然连年高产,但真正赚到钱的农户并不多。而且连续的大年也直接导致很多果农懒得管理了,品质也上不去,陷入恶性循环。 在荔枝市场上,品种与品质决定了价格上限。 一如谢永瑞所说,优果优价,优质果品永远 有市场,不愁卖,荔枝也一样。荔枝不同品种之 间的价差非常大,优质品种有着强大的市场议价权。所以,加快荔枝品种优化与品质提升是应对 “大小年”、破解“丰产不丰收”怪圈的最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荔枝品种日趋丰富,上市时间从 2 月 底一直到 8月下旬。目前全国有 600 余种荔枝登 记在案,常见的就有 30 余种荔枝。 5月有酸中带甜、醒脾开胃的特早熟荔枝三 月红;有最负盛名的妃子笑—它的口味酸甜平衡、微微返涩,是早熟的荔枝优质品种之一,加上 适合长途运输,让它成为销往省外的翘楚,许多北 方人认识荔枝,就是从它开始的 ;还有荔枝中个头 最大的火山荔枝王,是海南独有的火山岩种植的品 种,个头堪比鸡蛋大小,种植于海口火山地区。 6—7 月有果肉晶莹、质地爽脆的挂绿,它是荔 枝中的珍品,也是蜚声中外的广东增城特有品种, 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2002 年增城一颗挂绿荔 枝拍出了 55.5 万元的天价;有带着淡淡桂花香的桂 味,肉质厚实,爽脆清甜;还有新生代代表的仙进 奉。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荔枝品种以妃子笑、桂味、 糯米糍三种为主,都属于中晚熟品种。除了高端品 种糯米糍价格这几年还算坚挺外,妃子笑、桂味的 价格优势在集中上市期逐步减弱。随着消费水平的 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荔枝品质提升的需求也越来越 大,尤其是晚熟品种如仙进奉、冰荔、观音绿、岭 丰糯、井冈红糯、鸡嘴荔等优质特色品种供不应求, 俏销市场,价格不断走高。例如广西的香山鸡嘴荔, 收购价能达到 50—60 元 / 斤。 这些晚熟品种可以很好地避开集中上市期,不 少还耐贮藏,保鲜期长。其中,仙进奉凭借果色鲜 艳、果实皮厚、裂果率低、耐贮藏、保鲜期长、味 甜、早结、丰产、稳产、晚熟等特点,种植面积在 增城不断扩大。今年增城荔枝总面积 19.7万亩,其 中仙进奉荔枝面积就达 3万亩,预计平均产量 1800 斤 / 亩,上市时间在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中下旬,而 且增城已将仙进奉作为主导品种种植。 整体来看,荔枝产业大而不强,亟待由 量向质转型升级。首先,要考虑从品种选育入手,让早熟的 品种更早熟,晚熟的品种更晚熟,以延长上市期;其次,还要从保鲜技术和改良品质方 面入手,以延长荔枝的货架期 ;最后,就是要延长产业链条,让荔枝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抗风险能力进一 步增加,这个产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