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玉米产业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4/30 9:56:40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其中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占粮食总产量超过40%,其中60%以上用于饲料,连结种植业和养殖业。分析和预测2024-2025年国内玉米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形势,对于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01一、玉米生产形势分析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有限,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稳步增加。2024 年,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

2024 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4 万亿斤大关,其中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占粮食总产量超过40%,其中 60%以上用于饲料,连结种植业和养殖业。分析和预测2024-2025年国内玉米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形势,对于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1
一、玉米生产形势分析


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有限,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稳步增加。2024 年,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复播粮食面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玉米播种面积4474.10万公顷,增加52万公顷。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助推单产稳步增加,总产量也同玉米单产呈增长趋势,其中玉米单产达到439.4 公斤/亩,比上年增加4.0 公斤,增长0.9%,玉米产量29492万吨,同比增加607.5万吨,增长2.1%。预计2025年,由于技术进步、种植模式优化,玉米单位产量和总产量有望稳步增加。根据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2025 年玉米种植面积将保持在4474.35 万公顷,玉米单位产量将达到445.44 千克/ 亩,总产量达到 29896.09 万吨。

02
二、玉米消费形势分析


玉米消费相对稳定, 深加工向好,饲用需求稳中回升。2024-2025 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继续增加,产业链继续延伸,工业消费量继续提高。随着高粱、大麦进口预计有所下降,小麦、稻谷饲用量预计减少,同步2025 年生猪存栏维持高位、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有所提升,可能推高玉米消费需求,玉米饲用消费量结构性增加。根据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预计2025 年玉米总需求量(不含库存变化)为30880.23万吨,同比增长0.08%;其中,饲用需求17317.40万吨,同比上涨0.68%;工业需求7954.59万吨,同比增长2.64%。

03
三、玉米贸易形势分析


随着玉米产能逐渐提高,玉米进口将持续下降。2024 年,我国进口玉米量为1364万吨,同比下降49.7%。玉米产量提升和库存释放,导致进口规模从2024 年6月开始明显下降。2024 年玉米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巴西(646.63万吨,占比47%)、乌克兰(465.32万吨,占比35%)和美国(207.26万吨,占比16%),进口美国玉米大幅度下降。2025 年国内玉米供给充足,国内玉米产需缺口缩小,未来玉米进口有望继续减少。同时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入2025 年美玉米对华出口处于停滞状态。加征关税后美玉米价格将不具价格优势,我国玉米市场对美玉米的依赖还将下降,玉米进口将进一步向南美、乌克兰等地集中。但需要警惕国际市 场玉米价格低廉, 巴西等中南美洲进口玉米到岸时点与国产玉米 上市时点重合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冲击。根据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CASM),预计 2025 年玉米净进口量有望降到 1000 万吨以内, 较 2024 年进一步下降。

04
四、玉米产业发展建议


一是实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加大科研立项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 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力度,推进水肥 一体化应用,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 补贴承担比例,推动包括玉米在内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 险投保面积。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 三是优化玉米进口来源,降低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未来我国玉米进口可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缅甸和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 以降低我国玉米进口的市场集中度。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