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甜瓜栽培需要合理的技术方法和优化措施,以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良的品质。大棚温室栽培可以控制温湿度,打破季节限制,使甜瓜提早上市,掌握市场主动权。大棚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甜瓜产量品质高、效益好的目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为提高大棚甜瓜栽培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产、丰收稳产的目标,结合生产实践,对大棚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概括总结,希望能帮助种植户尽快掌握温室栽培技术要点,以此促进甜瓜产业的稳定健康
大棚甜瓜栽培需要合理的技术方法和优化措施,以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良的品质。大棚温室栽培可以控制温湿度,打破季节限制,使甜瓜提早上市,掌握市场主动权。大棚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甜瓜产量品质高、效益好的目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为提高大棚甜瓜栽培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产、丰收稳产的目标,结合生产实践,对大棚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概括总结,希望能帮助种植户尽快掌握温室栽培技术要点,以此促进甜瓜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良好的育苗条件可以培育出健康的植株,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甜瓜品种,如具有早熟、高产、耐病、耐贮藏等特性。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市场需求等因素。晒种1天后开始催芽,55℃温水烫种15分钟后,不断搅拌至水温25~30℃时,浸种4小时,随后用湿布包裹种子置于25℃恒温箱进行催芽24小时,时刻关注种子的出芽状态,当发现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后浇透水,然后用地膜覆盖起来,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待出苗量达到90%后,去掉地膜正常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晚温度控制在15~17℃。幼苗长至2片真叶后要适当降温,以增强幼苗的低温耐受力。
定植是甜瓜生长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定植条件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准备定植大棚,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整地等环节,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整地时,应注意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肥沃。在幼苗定植前10天覆盖好地膜,保持一定的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在幼苗苗龄35天左右时,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定植。选取生长整齐、茎秆粗壮、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幼苗进行移栽定植,一般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栽植。不同的甜瓜品种需要不同的种植密度,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栽植深度和覆土厚度要适中,一般为3~5厘米,栽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定植完成后,为给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注意将棚门及时关掉,保持棚内温度稳定。定植后要加强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以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地膜覆盖
根据甜瓜生长所需养分,在定植前深翻土壤25厘米,一次性施入三元复合肥和鸡粪作为基肥,其中三元复合肥(N、P、K质量比15∶15∶15)按照每亩60千克的标准施入、腐熟的鸡粪按照每亩5~6米3的标准施入。定植后浇水用穴浇的方式,缓苗后,轻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7千克,以促进根系生长。坐瓜后按照每亩15千克的标准,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料(N、P、K质量比15∶5∶25)。果实生长旺盛期加强灌水,在果实膨大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果实采摘前10天停止浇水,以防出现裂瓜和降低果实含糖量。
根据留瓜适量、营养面积适当的原则,灵活整枝。采用单蔓整枝方式,甜瓜幼苗植株长至7~8片真叶时用胶丝绳将主蔓吊起,在12~15片真叶叶腋长出的子蔓上留瓜,其余子蔓全部摘除。主蔓于22~25片真叶时摘心,多数品种以子蔓结果为主,每条结果子蔓预留1个瓜,在瓜前留1~2片叶摘心,每株选留4个瓜左右,其余幼瓜全部摘除。甜瓜整枝要及早进行,可促进甜瓜提早成熟7~10天,能提前上市销售,增加种植户经济收益。

甜瓜生长期
为提高甜瓜坐果率和品质,就要提高授粉率。授粉可采用人工授粉,也可采用蜜蜂辅助授粉。按照每亩地放2箱蜜蜂的标准,在开花前6天,将蜂箱放置在大棚中间位置,蜂箱设置高度以0.5米左右为宜。1只蜜蜂1天能访花上百朵,可完全替代人工激素蘸花,蜜蜂授粉安全无毒害。喷洒农药前,为保证蜜蜂安全,将蜂箱挪出大棚,等药效完全挥发、不会对蜜蜂有任何影响时,再放回棚内继续授粉。

蜜蜂授粉
甜瓜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斑潜蝇、蚜虫、白粉虱等,根据不同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策略,对甜瓜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优先使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甜瓜病虫害高发时,科学合理、适时使用化学药剂,可及时有效遏制病虫害蔓延。
一是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甜瓜和辣椒轮作栽培,可有效减少病虫源积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种植效益。二是加强管理。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老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发病严重的植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通风排湿。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一是安装适宜防虫网。在棚门口和放风口设置50目的防虫网,可防止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迁飞或者随气流进入棚内危害甜瓜。二是果实套袋干预。当甜瓜直径达2厘米左右时,采取果实套袋措施,阻隔和预防病虫危害,提升甜瓜色泽度及果实品质。套袋时间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根据甜瓜个头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纸袋进行套袋保护,注意套袋时不要触及和破坏幼瓜上面的茸毛。三是杀虫灯诱杀。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大棚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引诱蝇类、螟蛾类等鞘翅目、鳞翅目类害虫聚集,进行有效灭杀,一般每15亩安装1盏杀虫灯,为方便摘取灯盒清理虫尸,安装高度在1~1.5米为宜。四是色板诱杀。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棚室内悬挂黄板,对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进行诱杀,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做法:每亩地悬挂黄板40张左右,黄板规格为20厘米×30厘米,将黄板放置在植株行间。

悬挂黄板
积极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对甜瓜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可有效减少病虫种群数量,降低病虫对甜瓜的危害程度。如对蚜虫危害可以利用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等昆虫进行生物控制,对白粉虱危害可以使用丽蚜小蜂进行生物控制等。
严格遵守国家用药规定,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尽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与使用次数。首先定植前选择健壮、无病害的幼苗,通过药剂蘸根处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根部病害的发生。甜瓜生长期间,间隔7~10天使用多菌灵等农药对植株进行喷雾,重点防治白粉病、白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喷药时加入一些叶面肥,可保护叶片免受药物伤害,以此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植株抗病、果实增产的目的。注意开花期、坐果后期严禁喷洒农药,以免影响果品质量。
甜瓜采收是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根据甜瓜成熟期和外观特征来确定采收时间,成熟度一般达到八九成时进行采收。在确定采收时间时,应综合考虑甜瓜的品种特性、市场需求等因素,清晨采摘九成熟的瓜,在本地销售;傍晚采摘八成熟的瓜,用于远距离运输。采收时宜戴棉线手套,用剪刀剪留2~3厘米果柄,轻拿轻放果实,注意避免碰伤、损伤果实。亦可使用摘果器摘取果实,注意不要对果实造成机械损伤。对采收的甜瓜进行预冷、包装、贮藏等处理,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污染,尽量保持甜瓜的新鲜度和品质,提高甜瓜的商品价值和延长贮藏期。
大棚甜瓜高效栽培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需要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环节进行全面考虑和优化。大棚甜瓜栽培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产量,同时还能在非季节性时段提供甜瓜供应,对农业经济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不断提高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的利益。
(本文摘自《果农之友》杂志2023年第11期,文章原文题目为“大棚甜瓜高效栽培技术探讨”,作者是来自菏泽市鲁西新区陈集镇人民政府的许大伟,张传雷。其他媒体和网站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果农之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