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马铃薯大会】 谢建华:加强耕地建设保护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5/3/2 10:10:01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 谢建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关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事。马铃薯土中生、土中长、土中收,因此,加强耕地建设保护也是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提前和基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图片 1.jpg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  谢建华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关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事。马铃薯土中生、土中长、土中收,因此,加强耕地建设保护也是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提前和基础。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从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的重要意义、我国耕地保护的重点政策、推进耕地建设保护的主要举措这三大板块为此次马铃薯大会带来了我国详细的耕地情况,并着重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的重要意义

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高质量耕地做保障,也就是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这是底线。

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图片 2.jpg

二、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必然需要


我国耕地目前遇到的问题有“数量平衡”遇到瓶颈、“质量平衡”难度加大、“生态平衡”矛盾突出,所以必须要牢固树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图片 3.jpg

图片 4.jpg

图片 5.jpg

三、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就要防止耕地退化和污染,加强耕地投入品监管,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

  1. 局部地区耕地退化问题;

  2. 耕地投入品的使用问题;

  3.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了譬如:

  • 东北黑土区——“薄”“瘦”“硬”;

  • 西北地区——盐渍化、地膜残留;

  • 华北地区——耕作层变浅、地下水超、次生盐渍化;

  • 西南地区——石漠化;
    南方地区——酸化、贫瘠化、潜育化;

  • 设施农业区——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养分失衡等土地现状。

据统计,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0多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图片 6.jpg

我国耕地保护的重点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健全耕地保护相关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基础性工作,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地力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得到有效保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耕地用途管制制度:


1978年至198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950万亩,年均净减少700余万亩。198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超过了1500万亩,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

 图片 7.jpg


图片 8.jpg

二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对质量好、产量高、生产潜力大,集中连片的耕地,实施特殊保护的制度

图片 9.jpg

三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强调“占一补一”,着力推进耕地总量平衡;提出“耕地保护红线”要求,既管数量又管质量;兼顾生态功能,提出“三位一体”保护;“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合二为一,探索“算大账平衡”。

四是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制度


图片 10.jpg

推进耕地建设保护的主要举措

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来提高农产品单产,通过改善土壤生态来保障农产品安全,以质量换数量、释放保供潜力,以生态促质量、兜牢安全底线,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是实现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提升耕地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到2030年,建设12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到2035年,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是推进地力提升与退化耕地治理


首先需要推动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作物品质的重要保障、耕地质量的内在核心,对维持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作物高产稳产起到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稳步提升耕地有机质,是确保耕地产能有效提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规划;多渠道投入资金,建立长效机;强化科技支撑,分区分类推进等方法推进耕地地力提升,减缓耕地退化。

同时,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强酸化退化耕地治理都是重中之重。

图片 11.jpg

三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用途管控


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

四是加强耕地保护监督考核和立法


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加快推进耕地保护立法

"

新时代耕地建设保护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重大要求,倡导“亲土种植”理念,全面落实耕地建设保护重要政策和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025第十届马铃薯产业生态发展大会暨首届马铃薯作物春耕节

微信图片_20250302101402.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