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分类新规落地 :千亿产业迎来规范发展新时代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5/8/26 10:43:01
新型肥料都包含哪些产品?新型肥料究竟该 如何分类?那些概念交叉的肥料又该如何归类?官方标准来了!根据最新发布的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提出 并归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 究所牵头制定的《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 (T/CPFIA 0015-2025)团体标准,新型肥料其分 类和归口需要结合功能、技术和材料进行系统划分。三级分类,涵盖全产业链新型肥料指肥料新产品,主要是利用新理论、 新

新型肥料都包含哪些产品?新型肥料究竟该 如何分类?那些概念交叉的肥料又该如何归类?

官方标准来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提出 并归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 究所牵头制定的《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 (T/CPFIA 0015-2025)团体标准,新型肥料其分 类和归口需要结合功能、技术和材料进行系统划分。

三级分类,涵盖全产业链

新型肥料指肥料新产品,主要是利用新理论、 新方法、新材料 / 原料等创制的与现有常规产品在 形态、性能、功能等方面不同的肥料产品类型。

新型肥料的分类将按照三级进行分类,确保 “有类可归”。

一级分类按照“肥料类型分类”将肥料分为无 机肥料、有机类肥料、微生物肥料。

二级分类按照“肥料增效技术途径分类”为 核心划分,涵盖 9 大技术方向:包膜缓释技术、生 化抑制技术、合成微溶技术、载体增效制肥技术、 养分形态配伍技术、堆肥技术、有机无机复混技 术、生物发酵技术、其他技术等。

三级分类则按照“具体对应产品类型”,进一 步细化至市场常见产品,如:缓 / 控释肥料、稳定 性肥料、脲醛类肥料、增值肥料、有机肥料、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等等。

这一体系不仅解决分类问题,更构建了“技 术—产品—市场”的高效转化通道,助力中国新型 肥料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规范命名,科学易懂

与此同时,《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 给出了三种新型肥料的命名方式 :按技术途径命 名,按材料 / 添加物命名,按材料 / 添加物 + 技术 途径命名。确保新型肥料的名称科学易懂。

譬如 :

按“技术途径 + 肥料名称”的方法命名的缓 释肥料 ;

采用“含 + 材料 / 添加物 + 肥料名称”方法 命名的含腐植酸尿素 ;

按“材料 / 添加物 + 技术途径 + 肥料名称” (或“材料 / 添加物 + 肥料名称”)命名的无机包裹 型复混肥料。

交叉产品的归类,以核心功能为准。

对于多功能复合型肥料(如“含腐植酸缓释尿 素”),按主要增效技术归类,避免重复或模糊分 类。

多方协同,共筑新生态

加速技术转化,杜绝“伪创新”。

《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的制定凝聚 了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检测机构的集 体智慧,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作模式, 确保标准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市场适配性。

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 业区划研究所—依托科研优势提供理论支撑。

参编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 限公司、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用生态研究所、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等 10 余家龙头 企业和权威机构—覆盖目前新型肥料的头部活 跃企事业单位,涉及生产、研发、检测全链条。

专家团队—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 料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行业权威领衔,深 度融合科研成果与市场实践,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和可操作性。

此次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新型肥料行业 进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不仅为市场树立了“游戏 规则”(分类清晰、命名规范、监管有序),更构建 了一个可持续的产业创新生态,为保障粮食安全和 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