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进入花序分离期,病虫害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加和去年冬季的暖冬基数的增多,已进入关键的防治阶段!花序分离期:主防白粉病、霉心病、花腐病、锈病、早期落叶病、蚧壳虫、红白蜘蛛、蚜虫及花期防冻,提高座果率等事项。进入花序分离期后套餐药就可以打了。一、喷药应该注意的问题。1、时间花序分离,中心花成大铃铛花,零星有几朵开花的,温度在15℃以上,无风,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低温、有露水打药不能采用。2
苹果进入花序分离期,病虫害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加和去年冬季的暖冬基数的增多,已进入关键的防治阶段!花序分离期:主防白粉病、霉心病、花腐病、锈病、早期落叶病、蚧壳虫、红白蜘蛛、蚜虫及花期防冻,提高座果率等事项。
花序分离,中心花成大铃铛花,零星有几朵开花的,温度在15℃以上,无风,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低温、有露水打药不能采用。干净的流水或搁置一段时间的井水,盛药器具洁净,农药经二次稀释,配置顺序为一农1号、芸苔素内酯、骠斑、高亮、天钳、耕红,搅拌均匀。药泵压力适中,雾化要细,叶片正反均匀粘药,不滴为准。【特别提醒】:针对各自区域花期的天气情况,一旦预报有雨要抢先机,在降雨前2~3小时喷完药,预防各种病害的侵染机率,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治疗费用!通过最近一段时间蚜虫、蚧壳虫、梨木虱、红白蜘蛛、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同一种配方有人反应效果好有人反应效果一般,充分体现了用药技术的重要性,1、果树的蚜虫防治用水量一定要够,用药一定要仔细,不留死角(蚜虫繁殖速度太快),低温使用吡虫啉含量不要高。2、蚜虫防治要求必须要喷到虫害上面(药液不会移动),打药必须仔细,用什么药看温度高低。注意打药时放掉上次打药带子里的水,或喷枪放在筒里旋转几分钟。
3、使用螺虫乙酯成分农药必须要叶片展开并且配合其他速效农药才有理想效果。4、防治蚜虫、网虫,红白蜘蛛、蚧壳虫、梨木虱等小虫一定要注意使用助剂。5、由于现在很多农户使用喷药设备比较先进,亩用水量越来越少,所以现在配药还要关注亩用药量够不够的问题。蚧壳虫在幼虫时期,可以喷护花神、速扑杀、苦参碱这类的低毒药剂,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到了成虫时期,这些药剂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难以根除,使用后感觉还是没杀干净。此时可用杀扑磷、噻虫嗪、有机硅高渗透剂这三种药剂,不能单一的使用,需要交替的使用,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蚧壳虫以雌成虫和若虫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偶有果实和叶片上为害的。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形成枝条表而凹凸不平,削弱树势,3~5年可将全果园毁掉。可以用高效氟氯氰菊酯,苦参碱,氟啶虫胺腈 ,哒螨灵等防治。

蚧壳虫在农业生产中属于较难防治的害虫。该类害虫大多数成虫生长着一层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或介壳下。蚧壳虫主要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树枝和果实组织中的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并诱发煤污病。
蚧壳虫对果树危害重大,多年来, 蚧壳虫在椒园、果园、柿园、枣园大面积泛滥危害,由于部分果农防治不力,造成巨大损失。其喜食树液,虫口密度大,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蚧壳虫还有一种分泌物,常使受害部位呈现一层白色膜状物,造成水份和营养短缺,导致果树杆枯死亡。此外,蚧壳虫的分泌物还可引起煤烟病,造成经济损失。蚧壳虫一年发生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为虫害高发期,5月下旬~6月上旬其为害最严重。蚧壳虫防治的主要难点在于其存在一个较为坚硬的外壳,蜡质层厚,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结合修剪,剪除虫枝、虫叶、枯枝,便于喷药。
2、保护与利用天敌:介壳虫的天敌资源丰富,有方头甲、灰唇瓢虫、寡节瓢虫、大红瓢虫、澳洲瓢虫、黑缘瓢虫、蚜小蜂、黄金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姬小蜂、扁角跳小蜂、草蛉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用药剂防治时,尽量避开天敌盛发期喷药,并选用高效低毒的品种,减轻对天敌的伤害。3、化学防治介壳虫最佳防治期是在幼蚧初孵至盛孵期,即5月中旬至6月中旬前进行,每隔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推荐药剂: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