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意大利农业游学之旅,我有几点感悟想分享给你!
为期8天的西班牙、意大利农业考察之旅结束了。
我们第一站到了西班牙,去了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大学以及其种植试验基地,去了欧洲最大的生物刺激素研究中心tenova,去了欧洲最大的液体肥工厂西罗葛拉,也去了当地做的很好的一家农资经销商平台。第二站我们到了意大利,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去了欧洲最大的有机肥企业意大利启腾的种植基地,以及罗马附近的一个有机农场。
我有很多感受想分享给你!
一、为什么西班牙的农业效益如此之高?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西班牙是农业大国?你认可吗?
西班牙的橄榄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市场上80%的橄榄油来自西班牙。
西班牙是全球第三大葡萄酒生产国,出口量位列全球前三;
西班牙还是欧洲最大的果蔬出口国,国内产量的80%都用于出口,柑橘类水果(橙子、柠檬等)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57%,番茄、甜椒等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2024年 西班牙农产品出口额达750亿欧元,大约为6188亿元人民币;这是什么水平?
202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为7329.75亿元,仅相差1100多亿,而我们的国土面积是西班牙的19倍。
果蔬种植作为西班牙农业支柱之一,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0%,并提供了近半数的农业相关就业岗位,而西班牙的农业从业人员,收入也比较高,一年可以达到4-5万欧,西班牙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月工资大约是1500欧,一年才2万欧,农户的收入是普通工薪阶层的2倍!
1.
对农药残留的高标准控制
西班牙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大田作物(大麦、小麦为主)、水果类(主要有橄榄、葡萄、柑橘类)以及蔬菜类等经济作物。我们这次主要去了西班牙的大棚蔬菜主产区——阿尔梅里亚。
阿尔梅里亚“大棚海”
西班牙阿尔梅利亚有3.4万公顷(51万亩)的大棚密植种植区,位于阿尔梅里亚东部、北部和南部地区,主要种植了甜椒、番茄、黄瓜、蜜瓜、角瓜等蔬菜,每一年根据市场上的需求,供给也是不一样的。
阿尔梅里亚种植面积与山东寿光相当,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寿光的气候优势,阿尔梅利亚常年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但却成了“欧洲菜篮子”,年产量超过300万吨蔬菜,80%都要出口到欧洲其他地区,他们的一类果会出口到了德国、法国、英国,这三个国家收购价格给的非常高。
产量不高,价格高,出口是阿尔梅里亚种植收益高的核心原因,而能出口最核心的原因是对农残的高标准控制。你如果在西班牙吃过水果就会发现,这里的水果口感、卖相都不如我们国内,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出口,他们更看重绿色健康。
那么农残他们是如何控制的?难道西班牙的蔬菜就没有病虫害吗?他们不用化学农药吗?
病虫害当然是有的,像国内的红蜘蛛、蓟马等等,这里也有发生,但他们更多的是提前预防。例如从大棚的管理上、土壤的改良上。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控制的非常严苛,他们有可以使用哪些杀虫剂的规范,也会严格控制应用的时间,他们更多的是使用生物防治的手段,例如生物农药、物理防控(例如我在一个农场里见到了一种模式,一个种了夏南瓜的大棚,先用水对作物进行冲洗,然后在第二天喷洒碳酸氢钾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以虫治虫”的方式(他们会在大棚外种植某种能吸引病虫害天敌的益虫,然后会将植物移到大棚内,起到以虫治虫的效果)。那如果是发生无法治理的病虫害,他们会选择迅速的销毁。他们对于农残高标准控制的高执行力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利益是集体捆绑的,在西班牙农产品的销售是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向外出口,如果某一次检测不合格,整个合作社的把农产品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后期的出口,所以在利益捆绑的模式下,没有人敢乱来。
2.
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灌溉系统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地区年降雨量仅200毫米,但其雨水收集、滴灌技术、水溶肥应用及海水淡化技术极大缓解了资源约束,这种在贫瘠土地上实现高产的模式,对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以及应对频发的干旱极端天气具有参考价值。
3.
土壤的调理
你很难想象,欧洲的菜篮子建在“戈壁滩”上。阿尔梅里亚的土壤主要由沙石构成,土质瘠薄。上世纪60年代末当地农户开始改良土壤,将其改良成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进口土壤,需要定期更换)的“三明治”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应灌溉农业的需求。
现在,在阿尔梅里亚,90%的大棚种植还是用土壤种植,10%的用户会用基质,基质主要用椰子纤维、珍珠岩、岩棉等等。
此外,土壤和基质的消毒工作在当地已形成常态化。农户们采用日光消毒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利用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通过塑料薄膜覆盖和灌水闷棚的方式,达到消毒的目的。同时,基质消毒也采用相似的方法,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4.
更多的投入在技术的升级
刚到阿尔梅里亚大学的种植基地参观的时候,我惊叹他们的大棚规模以及数字化程度。他们已经实现了农业数字化种植技术,包括作物生长全过程的数字化的监控与管理,例如土壤和作物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的监控,作物叶片、茎秆生长状态的监控、以及果实成熟度的检测,滴灌水的回流收集等营养检测、以及滴管施肥系统自动化。
阿尔梅里亚大学试验种植基地
但负责人告诉我们,其实这样的高标准大棚的应用在阿尔梅里亚地区仅占10%,多用于科研项目。70%的农户会选择用现代“parral”温室,比阿尔梅里亚大学试验基地的要低一个规格。还有20%的农会用最传统的温室。
现代“parral”温室
传统温室
但他们的农户非常舍得在技术上投入,例如滴管施肥系统,他们成千上万的农户都在用下面这套系统。
滴管施肥系统
二、欧洲国家是生物防控、生物刺激素应用大国
因为对农药残留的高标准控制,所在西班牙,甚至在欧洲,生物防控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除了生物防控,欧洲还有一个大品类,就是——生物刺激素。
西班牙的行程我们还去了欧洲最大的生物刺激素研究中心tecnova,研究中心专注于生物刺激素研究,主要探索生物刺激素在健康、营养、疾病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有60多家相关企业在这里建立联合研发平台。
欧洲非常重视生物刺激素的应用,西班牙就有三十多家生物刺激素企业。西班牙是全球头部有机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在生物防治和生物刺激素以及精准农业方面,西班牙已掌握并广泛应用多种先进技术,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欧盟为西班牙的部分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大量补助,他们使用欧盟统一的有机农业生产规范。
参观欧洲最大的液体肥料生产工厂——西罗葛拉
除了生物防控外,他们对于液体肥、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的应用也比较多。在参观完西班牙。意大利的农场之后,我发现他们不太在乎种植产量,也不在乎果蔬的品相、口感,只“一味”的追求低农残、有机、绿色健康。我不能评价这样的种植理念是否适合我们,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以及瓜果蔬菜的需求量大,且我们国家的“菜篮子工程”是要做到每个人都能吃得起蔬菜水果。但这在欧洲确实差异较大,他们的蔬菜水果价格昂贵,让很多低收入人群望而却步。但我觉得,如果是在国内如此內卷的情况下,走差异化路线,有机农业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们国内也有做的好很好的案例,例如辽宁的姜大光在做零残留的草莓种植服务,做的非常好。
三、西班牙的农资经销也内卷
阿尔梅里亚最大的农资经销平台
在阿尔梅利亚,我们去了当地最大的一个农资经销平台,这个经销平台已经有50年的历史,年销售额在2亿人民币,他的农资销售店有点像我们当地的大卖场一样,前店后仓,不仅销售肥料,农药,还有农膜,包括农业器具,他们的办公与售卖的场地分离。一边是办公区,一边是销售区。整个卖场摆放井然有序,特别整洁干净。
了解过后我们发现这边的农资经销也很内卷!3.45万公顷的服务面积,当地还有三家跟他差不多大的经销平台,以及八十家左右小一点农资经销商。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农资销售的,是不是跟我们国内一样?
负责人表示,他们没有业务销售,有11个技术代表,他们分区做技术服务,他们一共有700家左右的农户,核心的有350家,平时也会邀请客户开会吃饭或者送一些礼物,也有部分赊销,一般账期在100天,就是一种作物从种到收的完整季节。他们售卖的商品以大企业的为主,农药有杜邦、先正达、拜耳等。肥料有ICL、海法等等,生物刺激剂和生物农药销售的产品比较多。
四、站在农业的更高维度去思考,未来农业是什么样子?
游学的最后一站我们到了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我想我们应该站在农业的更高维度去思考,世界农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粮农组织主要在研究2035年全球人口达到100亿后粮食安全问题!
在中国的生活很幸福,所以你很难想象,现在仍有8.2亿人口还在忍受饥饿。在粮食安全上我们仍面临着挑战。粮农组织给出了5个更加和5个更少的对策,在肥料上主要解决利用率问题,由现在的60%的利用率如何提升到90%的利用率,还有全球地力检测和提升计划。在农药方面包括高危害农药的淘汰,包装废弃物的管理,生物农药推广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总之,他们研究的是全球农业的问题,制定相关各领域的标准,在全球推广。
还有一个消息,10月份,意大利罗马将举办首届FAO全球农业展览会,时间是2025年10月10-13日,中国企业可以免费参展,但对参展企业有一定的要求,感兴趣的可以评论区留言!
以上是我参与意大利、西班牙农业游学的全部感想,有不同想法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另外我们在今年的10月份,也有日本农业游学的活动,此次活动主题行程主要围绕——日本的土壤改良,感兴趣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