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市场窄幅震荡,区域分化持续演绎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内容团队 2025/8/18 9:58:27
近期,国内复合肥市场延续成本高位运行与终端需求谨慎观望的博弈格局,价格整体窄幅整理,区域间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在宏观政策稳价导向与秋季备肥需求延后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但成本压力、库存消化缓慢及需求释放节奏的不确定性使得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45%氯基复合肥主流出厂价在2400~250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出厂价在2840~2900元/吨。华北、华东部分企业继续执行小幅让利

近期,国内复合肥市场延续成本高位运行与终端需求谨慎观望的博弈格局,价格整体窄幅整理,区域间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在宏观政策稳价导向与秋季备肥需求延后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但成本压力、库存消化缓慢及需求释放节奏的不确定性使得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45%氯基复合肥主流出厂价在2400~250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出厂价在2840~2900元/吨。华北、华东部分企业继续执行小幅让利促销政策,幅度在80~100元/吨,以加快库存周转。高端品类如 57% 硫基肥价格相对稳定,出厂价维持在4000~4050元/吨。市场整体交投气氛清淡,下游经销商及终端用户采购仍以按需、小单为主。


供应格局:开工小幅回升,库存压力仍存


行业平均开工率本周小幅提升至约42.8%。生产呈现区域分化:华北地区大型装置为保障秋季高氮肥供应,负荷维持在65%~70%高位运行;华东、华中部分中型企业开工积极性有所提升,周度出货量环比增加10%~12%,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与运费补贴加快库存消化。然而,在化肥减量增效政策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显现,部分中小产能承压。终端环节库存压力尚未缓解,东北地区部分40%高氮玉米肥渠道库存消化周期仍在40~45天。下游避险情绪浓厚,普遍采取低库存策略运营,一级经销商补货积极性受抑制,因二级及零售网点货源下沉缓慢。


成本传导:磷钾坚挺支撑,氮肥波动平抑


原料市场延续分化运行态势。磷矿石价格高位持稳,在硫磺价格(长江港口颗粒参考1140~1160元/吨)支撑下,磷酸一铵价格保持坚挺,华中地区55%粉状一铵出厂价集中在 3250~3300元/吨,企业库存低位。钾肥供应持续偏紧,港口库存低位运行,国产60%氯化钾到站价参考2980~3030元/吨。尿素市场受北方部分装置复产影响,供应有所增加,山东地区尿素小颗粒出厂价于1620~1670元/吨,对复合肥成本支撑相对有限。国家稳价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原料价格波动幅度整体收窄。综合测算,硫基复合肥成本线仍居高位,成为市场主要托底因素。


区域动态:天气扰动需求,南北价差显著


华北地区秋季肥预收推进中,45%高氮小麦肥主流出厂试探报价2580元/吨左右,成交存一定商谈空间。华中地区企业新单跟进一般,提涨阻力仍存。南方市场受天气因素干扰显著:西南部分区域持续高温干旱,延缓了旱地经济作物用肥进程;华南、华东局部受降雨影响,水稻区备肥活动有所推迟。区域间价差持续走阔,同配方氯基肥产销区价差普遍在150~200元/吨。


综合来看,当前复合肥市场仍处于“高成本刚性支撑”与“弱需求弹性不足”的深度博弈之中,表面平稳下成本压力与库存消化问题暗藏。价格窄幅震荡、区域分化的局面短期内预计仍将持续。秋肥市场走向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一是磷铵、钾肥等原料供应紧平衡态势及其在政策调控下的价格走势;二是终端实际备肥节奏,8月下旬至9月被视为需求释放的关键窗口期,北方玉米追肥需求预计逐步启动,南方双季稻区备肥受天气扰动后也存在集中释放可能。建议业内各方密切关注原料到货及价格波动,强化库存管理,并可根据区域价差情况,审慎优化资源调度,以保障秋季农业用肥的稳定供应。长期看,行业在绿色转型与政策引导下的集中度提升趋势值得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