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马、大危害,用“蓟夺”,蓟马跑不了

作者:集琦生化 2022/8/6 13:42:22
水稻蓟马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的蓟马种类较多,其中以蓟马科的稻蓟马发生最为普遍,稻蓟马以花蓟马和稻管蓟马为主,均属缨翅目昆虫,主要表现在水稻抽穗扬花时期,成虫危害水稻稻穗,破坏谷粒颖壳,最终导致水稻稻穗籽粒不实,空秕率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l~1.3毫米,黑褐色,头近似方形,触角7节;翅淡褐色、羽毛状,腹末雌虫锥形,雄虫较圆钝;2.卵:

水稻蓟马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的蓟马种类较多,其中以蓟马科的稻蓟马发生最为普遍,稻蓟马以花蓟马和稻管蓟马为主,均属缨翅目昆虫,主要表现在水稻抽穗扬花时期,成虫危害水稻稻穗,破坏谷粒颖壳,最终导致水稻稻穗籽粒不实,空秕率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一·、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l~1.3毫米,黑褐色,头近似方形,触角7节;翅淡褐色、羽毛状,腹末雌虫锥形,雄虫较圆钝;

2.

卵:肾状形,长约0.26毫米,黄白色。

3.

若虫:共4龄,4龄若虫又称蛹,长0.8~1.3毫米,淡黄色,触角折向头与胸部背面。

图片
图片


二、发生规律

1.

稻蓟马生活周期短,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多数以成虫在麦田,茭白及禾本科杂草等处越冬。

2.

3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水稻秧苗露青后,成虫大量迁往稻秧上,在水稻秧田及分蘖期稻田为害、繁殖,

3.

7、8月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生为害;秧苗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是蓟马的严重为害期,尤其是晚稻秧田危害。

4.

成虫白天多栖息于心叶及卷叶内,早晨和傍晚常在叶面爬动。

5.

雌虫有趋嫩绿秧苗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面正面脉间的表皮下组织内,对着光可见产卵处为针尖大小的透明小点。


三、危害特征

1.

从受害叶片颜色上看,会有黄白色小斑点,另外也会出现一些小孔,这是蓟马吸食导致的。

图片

2.

观察叶尖,如果是蓟马危害,稻株叶尖会有卷曲、枯黄的现象,严重的话,整株都会出现发黄现象   

图片

3.

在水稻孕穗扬花期,蓟马危害时,观察颖壳,一是抽出来的是白色丝状物,二是蓟马能破坏水稻的花器,最终形成瘪粒或空壳。

图片


(三)稻蓟马防治方法

稻蓟马虫体较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水稻蓟马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要及时观察,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

1.

农业防治:

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栽插后加强管理,促苗早发,适时晒田、搁田,提高植株耐虫能力。对已受害的田块,在药液中每亩加入尿素一起喷雾,能使稻苗迅速恢复生长。

2.

化学防治:

重点抓好秧苗四、五叶期和本田稻苗返青期、若虫盛孵期用药防治。可选用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的“蓟夺”来进行防治

图片


四、蓟夺杀虫特点:

1.

无交互抗性:

多杀霉素的作用方式新颖,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其他烟碱类杀虫剂。

2.

快速并持效:

多杀霉素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持效期较长,对害虫卵到成虫都有效果,持效期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