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严重减产,40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极端高温如此凶猛!

作者:中国蔬菜 2022/9/3 9:18:1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然而,刚刚过去的8月,南方多地高温干旱霸屏,部分农作物受灾甚至绝收。秋天还是播撒希望的季节,8月,从南到北,秋茬蔬菜迎来定植高峰期,浇水、冲肥、换棚膜,又一季的辛苦劳作拉开序幕。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8月蔬菜大事盘点。高温霸屏,农业生产影响大关于今年夏天的气候,“反常”成为很多农民最直观的评价。反常的表现之一就是高温,多地最高气温不断被刷新,没有43℃甚至都挤不进全国高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然而,刚刚过去的8月,南方多地高温干旱霸屏,部分农作物受灾甚至绝收。


秋天还是播撒希望的季节,8月,从南到北,秋茬蔬菜迎来定植高峰期,浇水、冲肥、换棚膜,又一季的辛苦劳作拉开序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8月蔬菜大事盘点。


















高温霸屏,农业生产影响大


关于今年夏天的气候,“反常”成为很多农民最直观的评价。反常的表现之一就是高温多地最高气温不断被刷新,没有43℃甚至都挤不进全国高温top10的榜单。


反常的表现之二就是干旱,本该是逐浪排空的汛期时节,但是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却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嘉陵江底几乎“晒干”,洞庭湖“瘦成”一道闪电,鄱阳湖湖区见底,有旅行社甚至推出“落星墩大草原一日游”.......相关新闻不断冲上热搜。

据《中国蔬菜》微信群友反映,高温干旱导致高山蔬菜普遍减产。群友宋老板在湖北十堰有100多亩的高山蔬菜,以辣椒为主,一个多月的反常天气导致辣椒至少减产三分之一,品质也有所下降。


图片

高温

干旱
图片
图片

宋老板(湖北):今年气候太不正常了。往年温度最高的时候只有30℃上下,今年35-36℃的温度很常见,持续时间也很长,立秋后甚至更热。由于温度太高,中午甚至超过40℃,干活的工人也少了,怕中暑,天天给工人安排藿香正气水。

我主要种植泡椒、杭椒、螺丝椒,辣椒开花受影响,坐不住果,膨果速度变慢。我一开始没用遮阳网,叶子晒糊了不少,辣椒日灼、脐腐病挺严重。

雨水太少,浇水是个大问题。以前这种高山露地蔬菜都不用专门浇水,往年8月雨水很多,像去年,一整个月只有十来个晴天,其他时间都是雨。今年倒好,有的菜农还专门找来洒水车浇水。

总之今年辣椒不好种,不过如果不是因为干旱的话,今年估计很多辣椒都卖不掉,风调雨顺的话,行情会很惨。

图片


恶劣天气下,粮食作物受到的影响更大。四川彭州的郑哥今年种了700多亩水稻,高温直接导致减产近1/4。



郑哥(四川):今年温度太高了,严重干旱,稻田都裂缝了。要想保住水稻,只能灌水,白天温度太高,工人干活太受罪,熬夜灌水是唯一的选择。散户要灌水,租田大户也要灌水,离河道近的先灌水,下游后灌水,机井一直不停。

但是工人也不能老熬夜,所以灌水进度很慢,而且灌一次水后,水稻不干枯的状态只能保持3天。来不及灌水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稻子卷叶,甚至干枯死掉,心痛啊。

往年水稻亩产量1500斤左右,今年只有1000斤左右,瘪谷、空粒的很多,今年种水稻是赔钱的买卖,我700多亩地,至少要损失30万。

现在我的水稻已经收完了,正全力保障蔬菜苗,马上要定植了,感觉今年秋冬茬的蔬菜行情应该会不错。

图片

▲江西万年县,干涸的水稻田。图片来源:新京报 


另外,湖北省在这轮极端天气中受影响明显。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消息显示,截至8月29日15时续报统计,6月以来的干旱灾害造成湖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388.4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36.44万亩。

肖礼财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严家畈村的种粮大户 ,因为去年玉米长势好,种植玉米也赚了一点钱,他今年也从原来的300亩扩种到了500亩。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反常的天气让玉米地受到重创。


图片


肖礼财(湖北):天旱,玉米灌不了浆,没办法,绝收了,有的直接没长玉米,有的只长了几个籽粒。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没有水分,玉米根全部都干了。虽然有个别的玉米长出来了,但是个头却不如往年。一亩地能收100斤都不错了。目前种植玉米就投入了30多万元,今年农资价格也上涨了,心情肯定不好啊,今年白干了。

图片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8月22日,南方作物因高温热害干旱受灾4524万亩。受灾作物主要是中稻、夏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

据了解,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64亿亩。4524万亩的受灾面积,相较整个粮食面积占比并不大,今年整体的粮食生产仍有保障。但对每一个种植户而言,旱情的影响又是巨大的。

当前,南方多地的秋粮保卫战还在继续,大家千方百计广辟抗旱水源,找水、抽水、浇水,这样的场景,在此次南方旱情影响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上演。


















换膜、整地,秋茬蔬菜集中定植


8月,北方很多大棚闷棚结束,也到了更换棚膜的时候。在交流过程中,小编了解到,棚膜质量不同,更换周期也不一样,有的基本一年一换,有的能坚持两三年。而且,每次更换棚膜的费用也不少,或者找专业的工人,或者是左邻右舍种菜的乡里乡亲互相帮忙。


王师傅(寿光上口镇):找了专门换膜的工人,起码需要七八个人一块弄,人少了不行,工钱花了1750元。主要是棚膜贵,我这个大棚占地4亩,棚膜,定的尺寸是长191米,宽19米,用的是好一些的PO膜,1平方米大概4块钱,整个棚膜花了1.4万块钱,能用三年。

图片

▲内蒙古赤峰宁城群友定植的辣椒


很多穿上“新衣服”的大棚从外面看起来犹如新建的大棚一般,里面定植不久的蔬菜苗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射下,小苗个个精神。


就这样,8月,伴随着多地秋茬蔬菜的定植,菜农也把新一季的希望寄托其中。每天的辛苦又要开始,但是下一茬蔬菜能不能赚钱,谁也不能打包票。不过就像农民常说的那样,庄稼不收年年种,朴实的一句话里,既有农民的辛酸,也有农民对丰收的希望。9月,希望菜农有个不错的收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