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零售】冯卫东:反内卷进行时—农资大零售的思考
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 冯卫东
中国零售行业在过去 20 余年,经历了创新、成长、成熟、衰退完整的生命周期迭代,期间经历了从小门店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转变,新旧业态的更替不断上演!
零售行业发展始终伴随业态更替,2001-2023 年间,传统零售经历了高速增长、规模化发展、增速放缓到规模回落的完整周期,国美电器破产清算、亚细亚两度兴衰等案例,印证了 “变则生,不变则死” 的规律。
如今的零售业态开始不断升级分化,产品细分、打造性价比、会员制、新零售等形式不断迭代,在定位和选品之间寻找差异化,推动着零售业的发展。
如今,这一变革浪潮正席卷农资领域,中国农资零售正加速转变,大零售模式成为行业新方向。
为什么出现农资大零售?
农资大零售的出现本质是行业价值重构和利润重构。大零售的出现其实就是40%的利润再分配让利农户,让利给创造价值的人。
零售店的核心价值是推广,但是传统的推广模式已经不利于现在的竞争格局。伴随着行业零售业态升级,以 “五化大零售” 淘汰传统农资店 “老、小、散、乱、差” 的现状,推动行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样板化、年轻化、可复制化转型。
从布局来看,全国多地已涌现出一批代表性农资大零售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
山东门金农资 2019 年在烟台海阳布局 3000 平方米门店,年销售额达 1.5 亿元;
河南百亩田农业 2015 年在漯河临颍县设店,年销售额 2 亿元;
新疆泽丰农资 2023 年已开设 60 多家直营店,
广西鑫天兰更是实现云南、广西 25 家门店布局,年销售额 3 亿元。
这些企业普遍拥有上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且 2025 年多地仍在加速布局,如聊城莘县的丰收牛・禾悦植保超级农资折扣仓、周口郸城县的田优客超级农资大卖场等。这些已经在做农资大零售或者刚刚开业的农资大零售,正在影响农资行业,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农资大零售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体验感与信任感的提升。相较于传统小店,大零售门店功能分区清晰,提供一站式农业服务,强大的门店背书让农户更易建立信任。
其次,大零售模式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借助互联网,做线上传播,打造个人IP,扩大大零售的影响力,传播农技知识,为线下门店引流。
发展农资大零售,需避开五大误区。
盲目低价,引流的关键是让农户看到价值而非单纯赔本,低价内卷无法实现长期留存;
以次充好,商业的本质是信任,农户需要货真价实的产品,掺假只会失去客户;
伪农技,技术不是噱头,农户认可的是能帮其增产的真专家,而非 “穿白大褂演专家” 的假把式;
新面孔老办法,大零售核心是效率与模式升级,需善用数字化工具,而非换个大店面仍沿用传统经营思路;
盲目跟风,大零售并非 “有钱就能开”,需具备供应链、资金流、团队等实力与影响力,跟风布局难以持续。
农资大零售避坑的核心是守住“农户为本”的初心。希望做大零售的要记住:低价不如高价值,以次充好得不到真信任,忽悠不如真技术,换汤记得要换药,跟风不如练内功。
最后,希望大家避开低价内卷,货真价实,苦练真技术,升级新模式,理性扩张。这才是农资大零售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也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