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脊专家指导】几种常见的冬小麦追肥品种对比
文章导语
小麦经过越冬以后,随着春季的到来,温度慢慢回升,进入返青期,这时候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的管理,对于后续的成穗很重要,因此,做好春季的管理对于最终的高产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肥料选择又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就常见的肥料进行讲解。
七种冬小麦追肥品种优缺点
01
【优点】
从使用效果上讲:硝酸磷肥能显著地增加冬、春小麦籽粒和茎秆产量。硝酸磷肥对春小麦的根系发育,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对氮素吸收方面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地区正常降雨和合理灌溉条件下,硝酸磷肥中的硝态氮及硝化作用产生的硝态氮,水平扩散距离为10~30厘米,垂直向下渗透的距离不超过60厘米,不会造成氮的渗漏流失,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不同形态氮素利用率,以硝态氮最高,尿素态氮其次,铵态氮较低,硝酸磷肥有活化土壤中潜在氮源的作用。
对磷的吸收利用的影响: 硝酸磷肥中的硝态氮能促进土壤中磷的移动,提高了磷的空间有效性,增加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从硝酸磷肥对小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吸收方面综合分析,在北方旱作地区,施用硝酸磷肥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有利。
施用方法上,天脊化肥采用的是硝酸分解磷矿的工艺,化肥中氮的来源主要是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氮不需要转化就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可以直接撒施。
硝酸磷钾是在硝酸磷肥基础上加入氯化钾或硫酸钾而制的肥料,是一种三元肥料。在保留硝酸磷肥优势的同时可以满足小麦后期对钾的需求,提高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增强小麦光合作用,提高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
【缺点】
硝酸磷/硝酸磷钾肥中含有硝态氮,易吸潮,储存不当会有部分块状颗粒。硝酸磷/硝酸磷钾肥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对磷肥配矿要求高,肥料生产成本较高。
02
【优点】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的优质氮肥,肥料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现中性。植物叶片及其他幼嫩的营养器官能直接吸收尿素,可以用于叶面施肥,其浓度应控制在0.5%~2.0%之间。
天脊大颗粒尿素,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具有一定缓释性。
尿素市场价格较为透明,市场价格也较低。
【缺点】
尿素施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分解后才容易被作物吸收和土壤保持,而脲酶的活性随温度而升高,所以这种分解过程在夏季约需1~3天即可全部完成,早春低温时则需一周左右时间。
尿素中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中缩二脲含量为0.5%~1.0%,超过此标准即为不合格产品。缩二脲对作物易引起毒害。
尿素分解后以碳酸氢铵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也会造成氨的挥发,往往会因氨挥发而使植株受害。
施用时为避免肥料挥发造成利用率降低以及植株受害,必须覆土深施。
03
【优点】
水溶性和物理性状较好,呈现化学中性或弱酸性,生理酸性,肥料吸收比尿素快,慢于硝基肥料。
氯化铵造高氮肥成本低廉,部分高氯型肥料价格更低。
【缺点】
氯化铵中含有氯离子、对铵根离子的硝化作用有一定的抑制,所以肥效稍慢于其他氮肥。
氯离子过多会降低果实的糖度和淀粉含量。小麦属于耐氯中等作物,可以适当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中往往用氯化铵作基质氮肥,并用氯化钾作基质钾肥,这种含双氯的复混肥料在施用时会因氯离子过多而影响品质,需要慎用。
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也会部分挥发,施肥时应深施。
04
【优点】
硝酸铵钙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团粒结构使土壤不结块。而且硝酸铵钙90%以上为硝态氮,其余为铵态氮,含水溶性氧化钙为25%。
硝酸铵钙含有大量的硝态氮,与铵态氮、酰胺态氮比不用转换,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而且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作物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硝酸铵钙挥发损失小,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为硝酸铵钙含硝态氮无需土壤转化即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氮的挥发损失小,作追肥肥效能很快被作物吸收,从而快速对作物进行补氮。
硝酸铵钙氮肥主要为硝态氮,可以撒施和随水冲施,前肥料价格较低,是小麦春季提苗的较好选择。
【缺点】
氮肥形态以硝态氮为主,肥效快,肥效不持久,小麦生长后期需要根据作物长势需要适当追肥。
05
【优点】
以尿素、硫铵和氯化铵等为原料配制或处理后的肥料,肥料成本较低。肥料中氯元素含量较氯化铵制高氮肥低,且一般为低氯或中氯肥料。肥料水溶性较好,肥料起效时间要快于尿素。
【缺点】
肥料中含有硫酸铵等作为原料,呈现化学与生理酸性,施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板结。
肥料需要覆土深施,施用不当容易造成氮素挥发,降低肥料吸收利用率。
06
【优点】
含有尿素态氮、铵态氮两种形态氮元素的固体单一肥料,与普通尿素相比,脲铵氮肥能减缓或抵制“尿素分子→铵态氮→硝态氮”的转化过程,可降低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脲铵氮肥中的氮元素可以被植物快速吸收利用,从而增加了肥效。
【缺点】
脲铵氮肥中的氨气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肥效下降。由于脲铵氮肥的释放速度快,肥效可能不够持久。
07
【优点】
养分含量高,主要营养元素多。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
复合肥的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平均 ,所以养分释放较为均匀,同时也保证了肥效的稳定和持久。
【缺点】
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不同原料复合肥效果存在差异,需要依据情况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