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果园被忽视的小虫-绿盲蝽

作者:大众果品网 2023/3/20 15:27:19
一、绿盲蝽的危害习性及防治难点。绿盲蝽属半翅目,是蝽蟓类,又名小臭虫。由于虫体颜色与叶片颜色相差无几,虫体小,隐蔽性强,一般很难发现。一年繁殖4~5代,迁飞能力强 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喜欢高温强光,昼伏夜出。当温度达10度以上,湿度达70%,虫卵开始孵化,4~5月份达卵孵化盛期,几乎危害所有果树类,苹果,梨,桃,樱桃,枣树,葡萄等等作物的嫩尖,嫩叶,花蕾,幼果。受害叶片畸形,叶边、叶肉溃

一、绿盲蝽的危害习性及防治难点。


绿盲蝽属半翅目,是蝽蟓类,又名小臭虫。由于虫体颜色与叶片颜色相差无几,虫体小,隐蔽性强,一般很难发现。一年繁殖4~5代,迁飞能力强 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喜欢高温强光,昼伏夜出。

当温度达10度以上,湿度达70%,虫卵开始孵化,4~5月份达卵孵化盛期,几乎危害所有果树类,苹果,梨,桃,樱桃,枣树,葡萄等等作物的嫩尖,嫩叶,花蕾,幼果。受害叶片畸形,叶边、叶肉溃烂,洞眼呈网状。严重影响嫩叶和幼果的正常生长,幼果被叮咬后,长大果面形成凹凸不平瘤子或者锈疤或者黑斑点,严重影响商品率。

图片

5月上中旬是第1个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枣芽。第2代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枣花及幼果,是影响枣树产量最为严重的一代。第3、4、5代发生时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

该虫世代重叠,成虫飞翔力较强,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取食,受惊速迁,故此不易发现。

利用绿盲蝽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择下午4点以后喷药。

盲蝽蟓一般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大部分人见过危害的叶片,看不见虫子,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昼伏夜出的“夜行者”一般晚上出来危害,吸食叶片汁液,白天则躲在嫩稍中或者叶片背面。白天打药效果会很不理想,所以最好在傍晚打药。


图片

我觉得大多数果农在果树第三次用药时难以掌握的是下面三点:


1、需要精确掌握果树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否则可能会错过最佳施药时机或造成药害。


2、需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否则可能会影响效果或造成伤害。


3、需要注意避免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不相容的药剂,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中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