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实证赋能肥品创新,产业协同共绘发展蓝图 —— 天津坤禾产品应用观摩推广会圆满成功!
9月10日-11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生物炭基-微生物复合肥创制与产业化”背景下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坤禾生物”)产品应用推广会在河北滦南圆满举办。该会议汇聚国家花生产业体系专家、农资经销商及种植大户近 200 人,以“实证肥效、推广应用”为核心,既用实测数据证明坤禾生物的新品坤禾健地复合微生物肥的应用价值,又通过其新技术与市场路径,为产品规模化推广奠定全面基础。
科学数据验证产品实效
9月11日清晨,参会嘉宾统一前往河北滦南花生示范田,开启本次推广会的核心环节 —— 田间观摩与测产。
测产环节由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唐山实验站站长刘晓光、河北省花生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庆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郭庆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军、中国科学院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艳博士、滦南农业农村局杨瑞会、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主任吕大飞及工程师严子深、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长成宜德、鑫胜农药经销处总经理王新等共同见证。严格遵循“随机取样、等量对照、公开透明”原则,聚焦花生“化肥过量、土壤板结、产量不稳”痛点。本次测产采用五点取样法,试验共设5个小区(1区常规对照+4个坤禾健地不同配比的小区)采用“种肥同播”模式播种,确保试验条件统一。
结果显示,施用坤禾健地的各组均实现“化肥减量+产量提升”:其中化肥减量25%的处理组亩产达511.33公斤,较常规组(387.33k公斤/亩)增产32%!且土壤酸化、重茬问题均有明显改善。让参会者直观感受产品“减肥增效、改土增产”的双重价值。
三维度解读产业落地路径
解构技术内核,筑牢产业化根基
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钢勇
坤禾生物总经理赵钢勇指出研发团队针对行业“菌肥活性易衰减、生物炭与微生物适配差” 两大痛点,联合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实现三大突破:一是筛选枯草芽孢杆菌 M81010 等5株核心功能菌,通过“菌-菌互作”使有效活菌数稳定≥5.0亿/g,货架期延长至18个月;二是研发“改性生物炭载体技术”,将pH值调节至6.5-7.0,解决微生物定殖难题;三是创新“养分缓释工艺”,使肥料利用率提升30%,连续施用可降低土壤重金属15%以上。赵钢勇强调,技术研发始终以“田间需求”为导向,目前产品已通过多区域试验,为规模化推广提供保障。
制定市场策略,搭建渠道推广体系
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陈保华
销售部部长陈保华围绕坤禾市场运营与渠道赋能方案,提出可落地的市场方案。指出当前土壤面临酸化、盐碱化、板结、重茬障碍等多种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良方案,如“坤益健”调酸补钙微生物菌剂当日可提升土壤pH0.5-0.6且效果维持120天以上,酵素型微生物菌剂能改善盐碱土壤,腐熟蛋白生物有机肥可治理病理性障碍土壤;同时介绍了覆盖种植全周期的产品矩阵,运营上,他提出“7步走”模式,以“营销力+产品力”推动渠道合作,“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拉动种植户产品消化,并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配套服务,助力微生物肥规模化推广。
规划营销战略,推动规模化推广
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韩志文
营销总监韩志文强调坤禾生物以“修复土壤、健康中国”为使命,现已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全国布局多座生产基地,手握九大核心技术,拥有63个肥料登记证,其中包含5个土壤修复菌剂登记证,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知识产权成果丰硕;科研上牵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多所院校以“菌-炭-肥-土”为技术主线攻关。未来坤禾生物将深化“技术深度×生态宽度”双轮驱动战略,纵向深耕微生物-生物炭技术壁垒,横向构建“政策-科研-渠道-农户”共生网络,拓展新经济作物市场与国际业务,同时联合南京红太阳等伙伴布局生物农药赛道,为农资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用户诉体验,渠道拓新局
会议上,多位用户围绕产品使用体验展开分享,从实际种植场景出发,生动讲述了产品带来的改变。汪洪才提到,使用该产品种植作物时,即便在干土等不利土壤条件下,作物依旧能保持良好长势,面对风雨等恶劣天气也展现出较强的抗逆性,且在种植全程能获得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种植过程更省心。还有用户分享,相较于往年传统种植方式,使用产品后作物产量有明显提升,品质也得到改善,对产品效果十分认可,认为其值得进一步推广。
随后的经销商签约环节氛围热烈,众多优秀经销商与合作伙伴参与其中,通过分组签约、合影留念等形式,正式达成合作共识。此次签约旨在依托经销商的渠道优势,将优质的产品更广泛地输送到田间地头,让更多有需求的用户能够接触并使用到该产品,助力更多农户实现作物高产、品质提升的目标,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凝聚共识,加速绿色农业落地
本次推广会,通过“实测+解读”,既以科学数据验证了产品的实用价值,又从技术、服务、协作层面明确了落地路径。会议不仅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更为农业“化肥减量增效”“土壤修复改良”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坤禾生物技术协作、服务网络搭建、示范应用工作的推进。为农业“化肥减量增效”与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农资行业“技术+市场”双驱动的产业化模式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