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亿美元中南美市场多轮驱动,怎样差异化入局?

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9/16 10:34:42
AgbioInvestor测算,2024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名义销售额同比下降6.3%,降至700.61亿美元。按实际销售额计算,即扣除货币汇率和通货膨胀因素,2024 年作物保护类农药市场销售额下降3.4%。整个市场受到了销量降低(-3.4%)、价格下跌(-2.3%)以及不利的货币汇率(-0.7%)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负面影响。占据全球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1/3份额的中南美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

AgbioInvestor测算,2024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名义销售额同比下降6.3%,降至700.61亿美元。按实际销售额计算,即扣除货币汇率和通货膨胀因素,2024 年作物保护类农药市场销售额下降3.4%。整个市场受到了销量降低(-3.4%)、价格下跌(-2.3%)以及不利的货币汇率(-0.7%)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负面影响。


占据全球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1/3份额的中南美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来源地,虽然2024年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销售额有所下滑,但从长期来看,市场规模增速明显,2019-2024年的CAGR达6.1%,成为关键增长极。区域内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均为农药使用大国,且过去5年均保持较高的CAGR。


强劲的增长态势背后,是拉美地区农业生产的强劲需求的有力支持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

1. 转基因作物扩种驱动需求增长

中南美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核心区域,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呈现快速扩张,主流作物大豆、玉米、棉花主导,小麦、油菜籽等逐步扩张的趋势。以巴西、阿根廷为龙头,通过复合性状技术普及和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农业生产力跃升和国际贸易地位强化。相关数据显示,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玉米转基因化率超90%,且转基因小麦已在阿根廷开始商业化种植,除草剂耐受性和抗虫性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持续拉动草甘膦等需求的增加,但抗性问题也在倒逼替代品需求激增。同时,巴西、阿根廷等国建立完善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体系,简化审批流程,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的投资。

2. 区域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与农药需求升级

中南美洲主要种植作物的大豆、玉米、甘蔗、棉花等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经济作物的扩张推动农药需求增加。巴西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市场,一方面,大豆种植面积连续十多年持续扩张,叠加玉米、谷物等因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直接推高农药用量。中美洲市场呈现差异化路径,因气候垂直差异形成多元种植带,近年来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其对农药投入强度更高,带动高效低毒制剂需求攀升,为农药市场提供结构性支撑。

3. 生物农药市场爆发式增长

全球生物农药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以美国和欧盟为主导,中南美洲、亚洲国家近年也加大了发展力度,市场规模紧随其后。有数据表明,虽然近几年生物农药市场增速放缓,但仍高于化学农药,增速维持在10%以上。近些年由于监管进程的加快以及在综合害虫管理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中南美洲生物农药市场发展迅速。以巴西为例,近年来由于中耕作物的快速增长,监管体系的日益成熟,已成为全球生物农药主要的增长体。2024年6月,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发布第876/2024号学院委员会决议(RDC),简化生物制品注册后变更及注销的流程;同年12月,巴西众议院批准PL658/2021号法案,允许在适当监管下农场生产生物投入品,但禁止复制商业产品,个人使用产品不得商业销售;同月,巴西总统签署第15070号法律,全面规范生物投入品的生产、商业化和监管。从登记政策来看,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农药的大力推广以及对农药安全性和品质的重视程度提高,预计未来生物农药登记趋于便捷,间接推动生物农药登记成本的降低,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

4. 数字技术赋能精准农业与智能施药

数字化农业的兴起为中南美洲农药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先正达推出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拜耳的气候田间数字农业平台(Climate FieldView)等都旨在为农户提供从播种、植保到收获的全流程、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如2019年,拜耳在阿根廷启动数字化农业平台FieldView™的商业推广。在数字农业、综合农艺服务等前沿领域,中国企业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也是未来注入持续发展新动力的方向之一。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南美国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极端气候频发导致的供应链波动,可能对市场增速形成制约。对于中国农药企业来说,中国农药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打入中南美市场来说,仍需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分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以及潜在风险与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