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酰胺:刺吸式害虫防控热门品种,哪些企业在布局?

作者:《农资导报》整理 2022/6/18 8:38:51
刺吸性害虫是危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且也是传播病毒病的媒介。据了解,全球刺吸性害虫防治药剂的市值约为20亿美元,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蚜酮等、陶氏益农的氟啶虫胺腈等位居市场前列,氟啶虫酰胺在蚜虫等重要靶标市场同样属于市场热门。据了解,氟啶虫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发现的吡啶酰胺 (或烟酰胺) 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新颖,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它对蚜虫口针的阻塞作用
刺吸性害虫是危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且也是传播病毒病的媒介。据了解,全球刺吸性害虫防治药剂的市值约为20亿美元,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蚜酮等、陶氏益农的氟啶虫胺腈等位居市场前列,氟啶虫酰胺在蚜虫等重要靶标市场同样属于市场热门。


据了解,氟啶虫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发现的吡啶酰胺 (或烟酰胺) 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新颖,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它对蚜虫口针的阻塞作用使其类似于吡蚜酮,但它又不像吡蚜酮能使飞蝗前肠的自发性收缩增强;它具有神经毒性,但其对典型的神经毒剂作用靶标乙酰胆碱酯酶和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等没有作用。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将氟啶虫酰胺划分为9C类:选择性同翅目拒食剂,它是该组产品中的唯一成员。“唯一成员”意味着它与其他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

氟啶虫酰胺的特点








1.作用方式多样。具有触杀、胃毒、拒食作用,主要通过胃毒作用阻碍害虫正常吸食汁液,出现拒食现象而死亡。

2.渗透和传导性好。药液在植物体内渗透性强,也可从根部向茎部、叶部渗透,对作物的新叶和新生组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治作物不同部位害虫。

3.快速起效,控制危害。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成分的植物汁液后,在0.5~1小时内即停止吸汁与取食,同时不会有排泄物出现。

4.持效期长。喷药后2~3天害虫开始死亡,表现为较慢的速效性,但持效期可达14天,优于其他烟碱类产品。

5.安全性好。本品对水生动植物无影响。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访花益虫和天敌友好,对蜜蜂安全。特别适合授粉大棚使用。

图片


氟啶虫酰胺原药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销)、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汇和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药每年整体用量在300-400吨左右,预计2022年市场很有可能突破500吨。


图片


截至2022年6月,氟啶虫酰胺登记证共126个,其中,原药登记11个,制剂单剂登记24个,复配制剂登记91个。混剂成分主要是与菊酯类、烟碱类、季酮酸类为主,其中联苯菊酯类最多。


氟啶虫酰胺的定位,第一从效果上是首当其冲的,在棉花蚜虫、蔬菜小虫上的防治效果优异。第二,从对有益昆虫安全的方面来讲,它对天敌和蜜蜂(除了丽蚜小蜂成虫小有影响)是安全的,在烟碱类禁用市场都可以使用。


表2 氟啶虫酰胺复配登记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