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一个核心、三大任务、五步流程、六大保障”

作者:庄稼补习班 内容团队 2025/8/20 9:28:4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农业、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根据最新政策、地方实践和权威文件,当前实施路径可概括为 “一个核心、三大任务、五步流程、六大保障”,具体内容如下:核心目标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集中连片、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乡村宜居三大核心价值
图片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农业、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根据最新政策、地方实践和权威文件,当前实施路径可概括为 “一个核心、三大任务、五步流程、六大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目标

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集中连片、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乡村宜居三大核心价值


三大任务板块

任务类型
具体内容
农用地整理
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推进 “小田并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步提升耕地质量与生态功能。
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工矿用地;优化村庄空间布局,保障农民住房需求与产业发展用地。
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治理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同步解决农村垃圾污水等人居环境问题。


五步实施流程(从 “纸上” 到 “地上”)

阶段
关键动作
1. 选点立项
县级政府筛选试点:优先选择群众意愿强、村集体组织能力好、整治需求明确的乡镇或村庄作为实施单元。
2. 编制方案
由县级政府牵头,组织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目标、任务、资金、时序、安置方式等;方案须经村民代表大会或集体经济组织表决同意。
3. 审批备案
执行三级审批流程:县级初审 → 市级审查 → 省级自然资源部门批准;若涉及 “三区三线” 调整,需额外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4. 组织实施
严格落实项目管理机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告制;鼓励村集体或合作社担任项目法人,保障群众全过程参与决策与监督。
5. 验收评估
分级开展验收工作:县级组织初验 → 市级复核 → 省级抽查;验收核心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土地权属明晰度、群众满意度、生态效益达标情况等。


六大保障机制

保障维度
具体措施
资金保障
1. 设立专项整治资金,整合财政、金融、社会资本;
2. 允许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交易;
3. 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
政策支持
1. 允许 “三区三线” 根据整治需求局部优化调整;
2. 推行宅基地依法有偿退出机制;
3. 简化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流程。
群众权益
1. 严禁强迫农民 “上楼”、强制土地流转;
2. 拆旧建新须严格执行 “先安置、后拆除”;
3. 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
组织机制
1. 明确四级责任体系:省级统筹、市级监管、县级主责、乡镇实施;
2.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
技术支撑
1. 搭建土地综合整治信息管理系统;
2. 引入遥感、无人机、GIS 等技术辅助勘察与监管;
3. 开展地籍调查、土壤质量评估等基础技术工作。
监督考核
1. 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将整治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
2. 设立群众举报通道与第三方评估机制,杜绝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