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小麦肥市场进入关键阶段
9月,秋意渐浓,北方秋季小麦肥市场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复合肥市场在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呈现出复杂而微妙的态势。
原料价格微调,成本支撑尚稳
9月伊始,复合肥的主要上游原料市场呈现出稳中部分走低的态势。尿素和磷酸一铵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在50 - 60元/吨之间;钾肥方面,主要是高端价格有所回落;氯化铵价格松动了20元/吨;合成氨价格在低位整理,上下波动范围大多控制在50元/吨以内;硫酸在部分地区下滑了40 - 50元/吨,然而硫磺价格却依旧居高不下。
原料价格的这些调整,引发了市场对复合肥成本支撑的担忧。但实际上,复合肥原材料成本面的变化相对较小。以45含量的平衡肥为例,截至9月15日,其原材料成本仅比上月末降低了不到30元/吨。与此同时,进入9月后,由于市场成交情况欠佳,部分复合肥价格已经出现了20 - 30元/吨的松动。这种“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让复合肥在市场的博弈中完成了自我调整,进一步增强了来自成本托底的支撑。
此外,目前销售网点已经进入了销售旺季,各地终端农户开始陆续采购复合肥。在批发、零售价格体系基本形成的背景下,价格调整的意义变得相对有限,这也为市场波动的趋缓奠定了基础。
市场心态平和,竞品助力高磷肥
对于秋季以来的市场心态,大部分市场参与者持保留态度,以看稳为主,只是在看多和看空的比例上有一定的转化。尤其是随着基层销售网点的启动,市场心态更加平和,对价格的涨跌似乎不再那么“在意”或者“紧张”,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货源以及销售上。
今年,由于磷单养分相对较高,导致高磷、中磷复合肥的价格接受度不高。不过,进入9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山东、河北等地的磷酸二铵到货量陆续增加,但价格依然坚挺。以山东64%到站价格为例,截至9月15日,价格在4000 - 410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了50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0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的坚挺,对高磷、中磷类复合肥形成了变相的支撑。这也是近期这类产品价格波动不明显、走货增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缺口尚存,走货或延至10月10日前后
从近日对部分地区以及部分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北方秋季小麦底肥的缺口多在30% - 40%,相较于往年同期略大。不过,考虑到气候条件等因素,部分地区的季节播种可能会有推迟的可能。因此,部分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小麦肥的走货或能持续至10月10日前后。
从企业装置开工情况来看,预计继续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当然,减负荷的时间也可能较往年同期推迟,后期企业更多地会根据补仓新单以销定产。此外,为了降低风险,季节性产品的降库速度将会加快。
整体而言,北方秋肥市场已经正式切换至“补仓赛道”,复合肥行情将继续在各因素的博弈中温和推进。后期,市场需要重点关注原料走势、补仓进展以及主要企业库存变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