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可致减产50%,专家教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大丰收草莓号 2022/10/19 14:36:39
草莓灰霉病 是草莓栽培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温室和露地栽培中均普遍发生,一般造成减产20%-30%,损失严重可达50%以上。同时灰霉病还可以引起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草莓灰霉病:侵染症状草莓灰霉病可危害草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包括果实、花器(包括花瓣、雄蕊、花萼)、果柄、叶片、叶柄等,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灰霉病危害
草莓灰霉病 是草莓栽培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温室和露地栽培中均普遍发生,一般造成减产20%-30%,损失严重可达50%以上。同时灰霉病还可以引起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草莓灰霉病:

图片

侵染症状

草莓灰霉病可危害草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包括果实、花器(包括花瓣、雄蕊、花萼)、果柄、叶片、叶柄等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灰霉病危害草莓不同部位的症状不尽相同,其典型的特征是在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至灰褐色霉层。
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随后由叶缘向内呈“V”字形扩展,有时病斑具有轮纹;染病萼片变成红褐色,花瓣变为粉红色,并逐渐由萼片和花瓣感染果实;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容易感染灰霉病,高湿条件下腐烂迅速扩大并向果实内部扩展,整个果实变软,全部烂掉,出现明显的灰褐色霉层。

图片


图片

与其他灰霉病的区别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只有一个种,即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l。但近年来,随着对草莓灰霉病和病原菌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发现除了灰葡萄孢以外,葡萄孢属的其他4个种也会引起草莓的灰霉病
表格 1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有5种

图片


图片

发病原因

灰霉病菌是一种偏低温高湿的病原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当相对湿度低于81%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相对湿度90%~98%开始大量萌发,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水滴中培养24h,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率为78.5%。
草莓灰霉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飞溅的雨水或者灌溉水在植株上进行传播,花是灰葡萄孢侵染果实的主要途径

图片


田间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受种植管理方式、草莓品种以及果实自身状况影响。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地块,氮肥用量大及连作地块发病重;花瓣脱落迟的草莓品种灰霉病发生严重;草莓果实的成熟度对灰霉病的发生也有影响,随着果实的成熟,灰霉病的感病性逐渐增强。

图片

防治药剂

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化学杀菌剂可以分为八大类,即苯并咪唑类、二甲基酰亚胺类、苯胺基嘧啶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吡咯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吡啶胺类。
表格 2 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有8大类

图片


灰葡萄孢菌具有较高的基因漂移潜力,容易产生抗药性菌株。除了对单个药剂产生抗药性外,同时对几种杀菌剂也会产生抗性,即多重抗药性。田间灰葡萄孢菌菌株主要存在三种抗性机理,即毒剂渗透性减弱,脱毒作用增强和毒性代谢产物转换作用减弱,靶标位点敏感性降低。

图片

图片

防治措施

品种选育:
防治病害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选育和种植抗性品种。但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完全抗灰霉病的草莓品种,仅是各品种间的敏感性有差异。软果型的日系品比硬果型的欧系品种相对更易感病。
农业措施:
棚室消毒:种植前高温闷棚或熏蒸处理对棚室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源。
合理轮作:提倡大棚草莓与水稻、玉米、豆类轮作。
栽培管理:合理定植,建议每亩定植8000-10000株;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条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和病果,并带出大棚彻底销毁处理;根据棚外天气情况,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和叶面积露时间,每天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1%以下的时间达6h。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灰霉病防治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药剂的常年使用,许多地区的灰霉病菌对多种药剂产生了较高的抗性,其防治灰霉病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即使是加大用量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也是开头莓友们说的“用了许多药,就是打不住!”真正原因。

草莓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巴斯夫凯泽或露娜森1500倍进行预防。交替用药,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1.发病初期
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一般可有效控制病情。或者用腐霉利烟熏剂熏棚。


图片


2.发病中后期
可选择使用30%啶酰·咯菌腈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或露娜森1500倍喷雾,防治灰霉病的同时提高花朵的授粉质量和座果率。



喷药时选择晴天上午10时左右进行,喷药时要畦面、沟底 、棚膜全喷到,喷完后通风1h以上再闭棚,以降低棚内湿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