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惠铁:从“大果崇拜”到全方位升级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5/8/27 10:05:34
什么是好的蓝莓?是果径?是产区?是品种?还是品牌?消费者如何判定蓝莓的品质?种植者如何 种好蓝莓?未来蓝莓会如阳光玫瑰一般遭遇价格踩踏 或者烂市吗?无论资本如何竞争,无论供应链如何竞速,无论品种如何暗战,消费者想了解的无非就是以上的话题。用合适的价格,吃到好吃、健康、安全的蓝莓,是消费者的心愿。我们有幸联系到了佳沃集团旗下佳沃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惠铁。那个凭借一己之力推动精品 蓝莓大众化破

什么是好的蓝莓?

是果径?是产区?是品种?还是品牌?

消费者如何判定蓝莓的品质?种植者如何 种好蓝莓?

未来蓝莓会如阳光玫瑰一般遭遇价格踩踏 或者烂市吗?

无论资本如何竞争,无论供应链如何竞速,无论品种如何暗战,消费者想了解的无非就是以上的话题。

用合适的价格,吃到好吃、健康、安全的蓝莓,是消费者的心愿。

我们有幸联系到了佳沃集团旗下佳沃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惠铁。那个凭借一己之力推动精品 蓝莓大众化破圈的领军人。

我们听听大佬对大家关注的话题的看法。

大果是怎么来的?

国内蓝莓鲜果市场一般以果实直径划 分,12+、15+、18+、22+、24+、28+,果实 越大,售价越高。

同尺寸果,因品种品质、上市时间不同, 价格有很大差异(以上海市场,L25 品种为 例)。

据了解,24+ 及以上规格大部分直供特 级鲜果电商销售,售价超过 300 元 /1.5 公斤。

在超市,消费者一般都是选大的买。

那么,大果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安全吗? 大果是因为借助膨大剂,还是因为品种的原 因?

姜惠铁表示,膨大剂?不存在的。

大家俗称的“膨大剂”一般指“植物生长 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增大。

但是,蓝莓有个特性,就是植物生长调 节剂将蓝莓的细胞拉长之后,蓝莓就变得不 耐储藏了。

大果背后的真相,是品种。

“蓝莓大果靠的是品种,至少佳沃的蓝莓 没用过膨大剂,也用不上,因为现在育种育 出的果实已经很大了。我们跟育种的企业说, 不要再往大了育了,再大就不是蓝莓了。”姜 惠铁直言,只有在中国是按大小给蓝莓分类 售卖的,以后一定是按产地、品种、品质、品 牌去卖的。

如何保障果品安全?

姜惠铁表示,佳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是 高品质。 佳沃的产品是安全的。

一方面,注重用药安全,进口农药产品。 另外,虫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用药。 水肥也是严格按照配方执行。 任何对安全有威胁的项目和事情,佳沃都 不敢去做。

佳沃的管理其实很简单PDCA(按计 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不止地进行 全面质量管理)。 然后和数字化系统连起来,用多少肥、多 少药,都能看到,不会出错。从田间到餐桌的全 链条管控,保障蓝莓的品质。

当下,各路资本都在涌入蓝莓种植赛道。 2025 年,蓝莓种植将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的阶段。接下来,蓝莓的食品安全必将会提到一个 更高的高度。那个时候,佳沃的优势就体现出 来了。

优势产区都有啥优势?

我国的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和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 我国的蓝莓鲜果基本能实现全年生产、供应。

很多业内人士都无法统一全国蓝莓的种植面 积,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云南是优势产区。

佳沃在云南种植基地面积近 3 万亩—红 河 10500 亩、保山 4500 亩、德宏 8500 亩、大理 3100 亩。

“云南的光热条件是最好的,光照强度、日照 时长、气温等都是最好的,它的果实品质也是最 好的。”姜惠铁表示,“实际上,综合的生产成本, 云南是低于山东的。云南投资大,产量也大。”

云南蓝莓的优势显而易见 :品质优、果季长、 产量高;品质稳定、果径大、果粉多、味道甜、香 气浓、供货周期长。

除了云南栽培的蓝莓本身具备的优势之外, 还有这里标准可控的设施农业。 佳沃集团采用蓝莓科学种植模式,基于现代 化的基质(椰糠 + 碳泥等混合)无土栽培技术,结 合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配合物联网自动化农事 操作,从而实现对蓝莓的精细管护。

为什么全基质栽培会成为目前的主要栽培方 式呢? 全基质栽培无土栽培,肥力均衡,保障蓝莓 卓越生长 ;标准化栽培程度高,不受土地状况限 制,解决土壤改良难题;肥力一致,精准管理,提 前结果,提升品质。

可谓是,汇聚全球顶级农事科研成果,打造 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黑科技”是如何融入种植的?

笔者一说到黑科技,姜惠铁就表示,大家以 前理解的数字化,一般都是讲物联网、气象数据 等等,这些倾向于展示层面的。

他进一步解释,“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确保 蓝莓能够在最佳条件下生长,提高了蓝莓的品质 和产量”。 

那些对日常管理作用不大,日常管理中就是 更细化的大棚的温控、气象数据的采集分析、 辐射强度采集分析,基质用水 EC 值的分析,劳动 力的日常管理等等。”姜惠铁介绍。

蓝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譬如采摘,需要大 量的采摘工人。 而人员的管理显然是姜惠铁更看重的。蓝莓 需要人工分批采摘,以保障果实的最佳成熟度,减 少果粉损失。

对于佳沃而言,近万人的采摘人员如何管理? 这是个大问题。

以前管理人员靠 Excel 表格统计,但是这个工 作量特别庞大,也难免出错。 “我们前面用了 3 年时间,把整个的工作流程 基本上固化后才建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真正用起 来的。”姜惠铁介绍。

譬如,佳沃的采果系统是“一人一码”,每个 采果人员工作的时候直接扫码,工作内容就直接 进系统了,自动生成,语音播报重量、价格,可以 实现实时工资结算。

佳沃数智化管理平台不仅仅涵盖采果,像修 剪、除草、水肥管理等等都有,既降低了成本,又 提高了效率。

这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用在大型农场,也 可以用在单个小农场。 “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些我们掌握第一手的数 据。”姜惠铁表示,信息庞大的专业数据库,为佳 沃集团预测农事作业及农忙期间用人缺口等的决 策提供依据。

接下来,若接进 AI 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枝头到终端 48 小时,真有这么快吗?

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果实,各企业都使出 浑身的解数。

在佳沃的标准里,果子离开枝头 2 小时之内, 就必须进冷库。 因为蓝色的果实吸热,阳光直射会导致温度快 速上升,对蓝莓的品质、货架期都有影响。

入库后,包装、质检等环节都有数字化系统, 都需要扫码确认,全程可追溯。 “一般入库 12 个小时差不多就能送出去。”姜惠 铁介绍。

其实,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蓝莓买回家放几 天其实完全不影响口感。 “这是品种的进步,也离不开每个细节的管理, 因为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把它做到了最优。在全 程冷链的条件下,送到大仓再去分配到全国,保障 每一颗蓝莓的品质。”

姜惠铁对佳沃蓝莓的品质很 自豪,佳沃的联采联销(佳沃水果下游平台鑫荣懋, 是全国水果销售渠道龙头企业),数智化赋能全产业链,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依托佳沃高端水果品牌矩阵影响力,以 及线上全渠道覆盖,姜惠铁在精心打造蓝莓 知名品牌。

姜惠铁表示,接下来,佳沃将会有更多 好的品种推向市场。

更好的好品种是怎么来的?

蓝莓行业的确存在消费者对品种不了解 的情况。 蓝莓产业的一个痛点就是—不尊重 知识产权。 “很多都是侵权种植,而且以侵权为豪。” 这是姜惠铁最不屑的做法。

在品种选育方面,姜惠铁发力品种创新, 致力于打造种业“芯片”。 姜惠铁带领团队合法合规引进国际先 进种苗,合作全球最优秀的品种公司 MBO, 依托海量浆果品种资源库,携手 Hortifrut、Fallcreek、Planasa 等国际一流育种公司。

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置测试园,精准把控不同地 域气候与土壤条件下浆果的生长表现,全方位挖掘 品种潜力,探索最适合中国种植的蓝莓品种。

引进专利品种 40 多个,自有研发品种 10 余个, 已披露的首批专利品种超过 12 种。 像 L10、L25 都是佳沃优选的品种,显著提升 了蓝莓的产量与品质,为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 入了强大的技术动力。

蓝莓会是下一个阳光玫瑰吗?

蓝莓会是下一个阳光玫瑰吗?

不会,不会,不会。 姜惠铁连说了三个不会。

首先,阳光玫瑰是葡萄的一个品种,蓝莓是一 个水果品类。 从健康的角度讲,护眼、抗衰老、抗氧化、升 糖指数低等等,蓝莓也是一个大产业。

并且,目前我国蓝莓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美国 的十分之一,消费前景广阔。

其次,是选择问题,你是要高品质还是高产 量? 虽然很多资本、很多个人涌入蓝莓种植。但是, 整个市场,包括流通体系,都在改进,都更看重产 品品质,好货好价格是一定的。

还有,蓝莓一开始就是有经营、有品牌的大企 业在领跑。

最后,还有一个底线是出口。

《2024 年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 年我国蓝莓鲜果的出口增量明显。 “只要品质稳定、产品安全,国际市场的蓝莓 价格就是稳定的。”姜惠铁表示。

蓝莓的品质与产量之战,已经打响。

姜惠铁坚信,只要把食品安全管好,蓝莓的 价格是能稳住的。

据笔者多方了解到的消息,2025 年将是蓝 莓种植爆发的一年。

如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增长,最是关键。

而在其中,佳沃已经有了不少独特的思考、 洞察以及开放的生态。

譬如,接下来,佳沃将会继续深耕云南产 区。 譬如,佳沃有再建一个新品牌的计划,未来 佳沃的蓝莓将会是双品牌运作。

“在品种上领先,品种保护上发力 ;技术上 控制住,执行到位,保障佳沃蓝莓的安全、高品 质 ;成本上控制住,再低一点。”姜惠铁坚持做 好自己。

也希望,这些思考,能帮助到每一位蓝莓赛 道的参赛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