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肥到货进度加快 重点关注原料走势

作者:隆众资讯 2023/9/19 14:03:22
虽然,今年小麦肥备货偏晚,但随着市场的集中发运、走货,近期市场到货进度加快。目前两河及山东地区,多地到货进度在6-7成,个别接近于8成,逐步追平往年同期。目前企业仍在快马加鞭抓紧生产,后期供应偏紧有望缓解。 企业待发充裕,兑现订单为首要任务。 近日,随意对山东、湖北、河北、安徽等地的部分复合肥企业进行调研。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除个别外,多数企业待发普遍充裕,且以目前的发运进度来看

虽然,今年小麦肥备货偏晚,但随着市场的集中发运、走货,近期市场到货进度加快。目前两河及山东地区,多地到货进度在6-7成,个别接近于8成,逐步追平往年同期。目前企业仍在快马加鞭抓紧生产,后期供应偏紧有望缓解。 

企业待发充裕,兑现订单为首要任务。 

近日,随意对山东、湖北、河北、安徽等地的部分复合肥企业进行调研。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除个别外,多数企业待发普遍充裕,且以目前的发运进度来看,大部分待发能执行到月底,部分能执行到下月初,还有部分尚能维持到下月中上旬。而从待发的产品来看,主要小麦肥、大蒜肥,还有部分冬储肥。随着终端小麦用肥的临近,当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兑现前期订单、积极协调发运。另从企业的装置利用率方面来看,仅湖北、山西个别企业装置运行负荷有所下降,其他多数企业装置运行正常。现复合肥装置行业平均开工率仍然维持在五成以上。 

市场尚有一定空缺,补仓存变数。 

从近日对部分代理商的调研来看,小麦肥已打款锁定的货源大概有八成左右,当前以货源下沉及消化库存为主。近日虽有部分经销商询盘问价,也有个别打款现象,但不提货,多计划下旬或月底再按需推进。 

原因之一:目前市场倒挂较多,新价格终端暂难接受。自6月末复合肥规模企业已然布局秋季,当前季节性鲜明的品种较企业第一轮价格涨幅明显,例如42%CL(17:20:5)第一轮价格定位在2050-2150/吨,而此时出厂参考在2550-2650/吨,涨幅在500/吨。但由于用肥尚未启动,前期低价货源并未消耗,后期企业价格逐步上调,导致市场充斥各价位货源,局部存在倒挂情况。基于此现状,又因心态悲观,经销商补货情绪观望居多。 

原因之二:个别原料有走软迹象,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其中尿素在消息面冲击下价格走势有所下行;磷酸一铵以及氯化钾场内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局部成交松动。在主要原料价格平稳且向下的前提下,复合肥价格暂稳,随着备肥时间缩短,场内以推进货源下沉为主。

原料高位略有松动 

尿素方面工厂跌价氛围逐步扩大,且新单成交欠佳,以山东临沂市场尿素接货价为例,当前2590-2600/吨,较9月初高点下滑60-70/吨。磷酸一铵湖北55粉主流出厂维持在3050-3100/吨,工厂目前执行待发,据悉贸易商出货可商谈,价格稍有松动;中小型氯化钾贸易商持续甩货销售,低价增多,参考进口氯化钾60%2700/吨。 

当前主要原料一改前期坚挺走势,风向向下,从成本面影响复合肥,不过考虑复合肥企业前期低价原料备料有限,后期跟随原料涨幅调整报价,因此调整后的市场报价暂会趋稳为主。 

此外也有部分可能会考虑价格偏低的掺混肥,虽然占比极小,同时还有部分随着二铵到货的增多,补仓也成为一种选择。目前市场小麦底肥尚有一定空缺,但补仓变数仍然较大,后期还需重点跟进。 

秋季用肥季节,复合肥与磷酸二铵存在竞争,从近几年的对比情况来看,45%S(3*15)与64%二铵的价差一般在600-800元/吨,而2023年8月以来,在国际价格走高,之后国际国内需求叠加的多重利好下二铵涨幅明显, 复合肥与其价差逐步超过800,截止目前已发到1000元/吨的水平。基层角度,零售价格的偏高将会影响用肥量,继而部分转向采用复合肥,增强复合肥需求。

复合肥性价比存优势 

终端购肥出现分化,后期恐现集中。 

受今年秋季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提振,终端农户有提前入市购肥现象;同时因近期小麦单价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户备肥的积极性。据河北某二级网点反应,其小麦底肥销售大概从8月初启动,到目前其周边也有40-50%的农户购肥。但据河南某二级网点反应,其底肥销售大概从8月中下旬开始启动,目前已购肥农户不足三成,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后,农户对新价格接受有限。预计后期,随着终端用肥的临近,农户存集中购买可能。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复合肥原料成本支撑减弱,但考虑秋季肥订单已推进7-8成,且低价订单占多,故而并不影响整体用肥节奏,为稳定用肥积极性,复合肥企业会暂稳报盘,后续新单成交灵活为主。整体来看,随着小麦底肥备货时间的缩短,保供是第一要务,预计接下来的10余天里,市场到货将出现明显增多。重点关注原料走势和中下游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