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施肥最容易犯的八个错误!
肥效大小和快慢,取决于根系特别是新根的吸收活动能力。试验证明,冬天根系对肥料吸收能力很弱,一般落叶后到发芽前5个月中,吸收的氮素仅为全年吸收总量的5%,吸收磷素仅为全年总量5%~8%。这是因为冬季根不生长,新根少,吸收能力弱;根靠叶长,吸肥也靠叶片提供的营养带动。叶片送到根中的有机营养多少,与吸收肥料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错二:只施复合肥,不施有机肥
有些人认为复合肥比有机肥劲大,加上果价低,为了减少投资,只施复合肥或尿素,不施有机肥。如果连年这样秋施基肥,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不良,土壤含氮素太高,会抑制根系对其它元素的吸收,如缺锌小叶,缺钙果实黑点多,缺镁黄叶多,肥料利用率只有25%~30%,树体虚旺秋梢长,不能达到1年条,2年花,3年结果。而且单施氮肥或复合肥不但容易出现缺素症,而且树体抗性下降,腐烂病严重。土壤含氮素太高,果实难上色,含糖量低,硬度下降,不耐贮存。在产大于求的情况下,果实不红,吃着不甜,不要说每斤卖多少钱,恐怕还没客商要。只施大化肥,作用是暂时的,有时施大化肥后,果树吸收利用还不如浇水流失的多。只施大化肥,前期旺得不停长,中后期早早的就没劲了。
但是,秋施基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有机无机相结合,速效、缓效互补短长,既能改变土壤透气性,又能满足果树产量高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大化肥的利用率。有机肥营养全,氮、磷、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都有,但含量低,远远满足不了果树产量高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要加硫酸钙镁硼的道理。施有机肥为主,土虚(疏松),因为果树根系也要呼吸,呼吸旺盛时,长新根和吸水吸肥能力强。微生物活动也要呼吸,呼吸旺盛时,分解释放有效养分的能力强。土虚(疏松),透气和保水性好,土壤中水和气的矛盾小,根和微生物的活动都旺盛。另外,土虚(疏松),春季土温上升快,夏季温度不过高,秋季土温下降慢,冬季冻土层比较浅。这些都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吸收。多施有机肥,土厚根深,既有利于抵抗不良条件,又有利于稳定的吸收活动。
总之,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才能不断地提高土壤有机质,肥力提高,根生长吸收和水肥供应稳定,养分种类齐全。
错三: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
有人认为有机肥好,只施有机肥,不管是农家肥还是商品有机肥,虽然营养全,但含量低,满足不了果树产量高的营养需求,必须配以复合肥。有机肥虽然营养全,而且营养供应能长达1年,但有机肥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的水、肥、气、热环境,为根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所以,应以有机肥为主,再根据树势旺弱,树上花芽多少,配以适量的复合肥为好,只施有机肥,树弱的快。当然,旺树无果,可以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
错四:把肥料直接撒在挖出的沟里
生产中发现,很多人直接把肥料撒在挖出的施肥沟底,造成的后果是:施肥太集中,容易烧根。如果挖沟1.2尺深,1尺以上都没有肥,6寸左右深是根系密布区,却处于“饥饿状态”,而且有机肥主要功能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你把肥料撒在沟底,上边1尺的土壤没有机肥,起不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也有人挖施肥沟时,只挖1铣宽,1铣深,等于20公分宽,25公分深,施肥沟挖的有点窄,有点浅。
正确的做法是:挖2铣宽(40公分),1铣半深(40公分)。把各种肥料撒在挖出的虚土上,然后搅匀,再回填到沟里,采用这种办法,施肥沟里所有的根都能吃到肥料,也不怕烧根,而且40公分深的土壤都能得到改良。
错五:施肥一刀切
弱树一促到底,旺树一控到底。有些人施肥一刀切,一棵树施多少,都多少,造成的后果是弱树吃不饱,仍然弱,旺树会更旺。
错六:施肥部位不正确
有人把施肥沟挖在树冠内,也有人为省事,只在两行树中间挖1条沟,施肥沟离2行树梢头太远,也是错的。也有人秋季施肥不挖沟,肥料撒在地面,用手扶车打一次,这种施肥方法快,而且省工,但也有它的缺点,也有人施肥沟挖的太窄、太浅,都是错的。
错七:弱树施肥在树冠梢头下
错八:固定部位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