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螟的登记产品概述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得知,登记用于玉米螟的主要剂型有三种,其相应登记产品的数量分别为:乳油69个、悬浮剂58个和可湿性粉剂50个。
其中,登记剂型为乳油的单剂66个、混剂3个;单剂中的有效成分如下图所示,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辛硫磷25个、阿维菌素22个、乙酰甲胺磷13个、溴氰菊酯和印楝素同为2个、哒嗪硫磷和亚胺硫磷同为1个。
登记剂型为乳油的产品中的混剂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下图所示,辛硫磷再次成为企业首选(共2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毒死蜱均为1个。
登记剂型为乳油的已批准产品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混配1个、氯氰菊酯和辛硫磷混配1个、氰戊菊酯和辛硫磷混配1个。
其次,登记剂型为可湿性粉剂的单剂产品有49个、混剂1个;单剂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下图所示,其中苏云金杆菌受到企业青睐,达45个、球孢白僵菌为第二选择,有4个。
可湿性粉剂的混剂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下图如示,其中氯苯虫酰胺1个、杀虫单1个;
唯一的混配制剂:氟苯虫酰胺·杀虫单。
登记用于防治玉米螟且剂型为悬浮剂的已批准产品中,单剂有42个、混剂有16个;其中单剂中的有效成分数量如下图所示,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苏云金杆菌23个、氯虫苯甲酰胺12个、氯苯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各为2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Kew1以及四氯虫酰胺均为1个。
在悬浮剂的混剂中,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成为企业混配首选的有效成分,达15个,其余有效成分的登记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11个、阿维菌素3个、除虫脲和甲氧虫酰肼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为1个。
在登记的混配制剂且剂型为悬浮剂的产品中,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企业选择混配的首选组合,有11个、其次的组合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3个、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均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