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苹果行情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首先是从采摘下树开始的被动入库,其次是春节备货的热潮。受前期早、中熟苹果行情的影响,晚熟苹果到成熟采摘期,产地果农的期望值都很高,大有卖不到预期就去存库赌后市行情的打算。可是前期早、中熟系列的苹果价格在高开高走的行情带动下,中秋节前备货的价格顶上了天花板,产地最高价格有70#起步5.50元/斤左右的,这在行情史上是罕见的。因为苹果以这个价格上市,到消费终端的保底价
今年的苹果行情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首先是从采摘下树开始的被动入库,其次是春节备货的热潮。
受前期早、中熟苹果行情的影响,晚熟苹果到成熟采摘期,产地果农的期望值都很高,大有卖不到预期就去存库赌后市行情的打算。可是前期早、中熟系列的苹果价格在高开高走的行情带动下,中秋节前备货的价格顶上了天花板,产地最高价格有70#起步5.50元/斤左右的,这在行情史上是罕见的。因为苹果以这个价格上市,到消费终端的保底价至少要6.00元/斤,而且客商和市场摊贩都要不赚一毛钱的免费提供服务。
况且苹果的规格以个头大小分类包装,不可能都是80#以上的大果,中果小果的市场售价肯是要比大果低。一旦规格比例低于1:1:1的话,就明显要承担赔钱的风险,因为市场售价要保证均价达到6.00元/斤是很难的。价格低了需求量就大,价格高了走货速度就慢,这是市场规律。
因此,中秋节期间产地的苹果受市场行情影响抑制了走货速度,那些留在产地的市场客商的收货态度也被犹豫了!不收吧,已经到了苹果成熟釆摘并收购的时候了;收吧,价格又实在太高,产地收购价已经和市场销售价扯平了,不挣钱还要冒赔钱的风险。
而产地个别有高端销售渠道的品牌商,又以5.50~6.00元/斤的高价在各产区挑选梢子货了。虽然收购条件非常苛刻,但产地果农只把听到的价格当行情,却不管收购客商签订收购协议时定出的规格、果形、着色度、鲜亮度等要求,留在产地的客商都是些走现货的。而正常计划库存苹果的客商还没有来到产地,都想等着过了国庆,产地的收购价格稳了才打算离开市场。
可是,谁能料到国庆前后席卷全国的疫情大范围爆发,没到产地的被堵在入口处下不了高速,到了产地的却被告知要在指定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并核检。而产地的苹果恰巧都到了成熟采摘期,产地果农在不接受低价售卖的情况下选择了入库自存。等大多数客商隔离结束分散到各产区地头时,部分果农已经着手库存,而还没有开始库存的却又不愿意低价成交。就这样在阴差阳错的疫情防控规定下因为价格达不成一致,产地果农最终把这一季苹果被动入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