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要高产,这几招要牢记
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返青至孕穗期
特点与重要性:从返青至孕穗期一般经历 50-60 天,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对养分、水分的需求逐渐增加,小麦的分蘖成穗率、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在此阶段初步奠定基础 。
管理要点 :
返青期:要做好保墒增温工作,促进根系生长。对于三类苗要早追肥,促进分蘖;严重缺墒麦田要抢浇救命水,并及时锄划增温保墒;还需根据杂草情况进行化学除草。
起身期:肥水管理要根据麦苗长势分类进行,调控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关系,同时要做好化控防倒、防治根茎部病害等工作。
拔节期:肥水管理可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数量,增加粒数和粒重。一类苗要氮肥后移,三类苗要二次追肥,还要注意预防倒春寒。
抽穗扬花期
特点与重要性: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标志着小麦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基本完成,此时小麦的穗数已定,穗粒数等也基本确定,是决定小麦结实率和粒数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 。
管理要点:
病虫害防治:此期是多种病虫害的高发期,如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需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可采用 “一喷三防” 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科学混配进行喷施,增强小麦抗逆性,防病治虫 。
水分管理: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避免田间积水,影响根系生长 。
灌浆期
特点与重要性: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和充实的关键时期,小麦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于灌浆期间的光合产物积累,籽粒的饱满程度和千粒重在此阶段确定,对小麦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管理要点 :
保持水分:要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可小水慢浇,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倒伏,延缓早衰,延长光合高值的持续期,提高籽粒千粒重。
叶面喷肥:喷施上海泰博光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光合作用靶向特种叶面肥“麦侬好”,可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减缓叶片衰老速度,增强小麦的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防治病虫害: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止病虫害对叶片和籽粒的危害,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和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