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热点品种——氟啶虫酰胺

作者:综合整理 2023/8/28 14:07:31
氟啶虫酰胺由于其作用机理独特等特点,受到不少农药企业的青睐,是近年登记热点品种之一。氟啶虫酰胺是一类吡啶酰胺类或烟碱类杀虫剂,但不同于烟碱类杀虫的作用机理。是由日本石原公司研制,1993年申请其专利,1998年进行药效试验,2003年首先在美国上市,2007年和2013年国内分别获得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后由美国富美实进行开发的内吸性杀虫剂。作用机理及方式该药剂通过阻碍害虫吮吸作用而致效。刺吸式口器

氟啶虫酰胺由于其作用机理独特等特点,受到不少农药企业的青睐,是近年登记热点品种之一。


氟啶虫酰胺是一类吡啶酰胺类或烟碱类杀虫剂,但不同于烟碱类杀虫的作用机理。是由日本石原公司研制,1993年申请其专利,1998年进行药效试验,2003年首先在美国上市,2007年和2013年国内分别获得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后由美国富美实进行开发的内吸性杀虫剂。



作用机理及方式


该药剂通过阻碍害虫吮吸作用而致效。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30min内迅速停止取食,1小时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且这种拒食作用具有不可恢复性,害虫摄入药剂后很快停止吮吸,最后饥饿而死。由于该药剂为昆虫拒食剂,因此施药后2-3天肉眼才能看到蚜虫死亡。


氟啶虫酰胺对成虫和幼虫都具有杀虫活性。多数处理过的蚜虫表现运动失调,一些蚜虫腿部关节肿大,无法正常爬行。


氟啶虫酰胺还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蚜虫。但氟啶虫酰胺及其衍生物对典型的神经毒剂作用靶标,如乙酰胆碱酯酶、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等,没有作用。



防治对象


防治蔬菜类、茶树、大葱、甘蓝、花椒树、黄瓜、马铃薯、棉花、苹果、苹果树、观赏花卉、茄子、芹菜、水稻、桃树、西瓜、枣树上的蚜虫、叶蝉、粉虱等多种刺吸性害虫,但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害螨无活性。


对多数蜜蜂、家蚕、瓢虫、益螨等天敌安全,也对人、动物和环境安全。



专利情况


氟啶虫酰胺的化合物专利申请于1993年7月23日,并已于2013年7月22日专利到期。其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的专利保护几乎同时到期;2013年9月25日,其在美国的登记资料保护期满;欧洲专利对应的SPC也已于2018年7月15日到期。2020年8月31日,它在欧盟的登记资料保护终止。


在中国氟啶虫酰胺化合物及制备专利均已到期,2017 年 3 月 24日。氟啶虫酰胺原药也过正式登记保护期,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先行开发登记。


其他专利(Dispersble pesticidal compositions,可分散农药组合物),WO2005104846,其专利保护期至2025年4月13日。



国内登记情况


截至目前,国内氟啶虫酰胺现有登记产品144个,包含混剂105个、单剂28个和原药11个(下图)。


图片



相关推荐